阿里巴巴
-
上链第四条路 迅雷、百度、阿里接连打造区块链普惠基础设施
迅雷、阿里、百度三家公司不约而同开发出相似的产品,或为中国区块链自主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因为这种产品模式目前只集中出现在中国。
-
公益时报:区块链越来越得到公益行业重视,但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月8日,公益时报刊文“公益行业频发信任危机 区块链能否成为救命稻草?”。文章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医疗服务、金融保险以及对外贸易等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场景和民生服务,很多都有区块链的影子。在公益领域和公益场景的应用,区块链未来的价值在于,让每笔善款的去向和用途都有迹可查,或许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任问题。公开信息显示,在过去的2019财年,阿里巴巴经济体累计产生公益捐赠91亿笔,参与捐赠的消费者达4.4亿人。种种迹象表明,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得到公益行业重视。然而,就目前国内公益机构、项目总量和已经“上链”的机构数量比例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公益行业的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很多人对此还是充满期待。
-
福建区块链双子星:福州将区块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厦门全面联手阿里打造智慧城市
厦门和福州面临同样的问题:人才和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离建成“区块链创新聚集地”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在产业发展中,仅有政策支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技术。
-
封面盘点2019十大酷科技,区块链上榜
1月5日,由封面新闻最新盘点的2019十大酷科技出炉,其中包括区块链,代表企业:支付宝。过去一年,支付宝区块链技术落地超过40多个场景,也从不同的场景给用户带来便利和安全。据公开信息显示,支付宝与阿里巴巴已经蝉联两年全球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互联网公司,其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可信计算、隐私保护、跨链交互上都取得了突破。
-
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要恢复世界经济信心,必须发展区块链
1月4日,由阿里研究院举办的“第五届新经济智库大会”在北京举行。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新型企业和创业型企业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都要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在企业精神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恰恰是因为有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平台性的公司,这些平台性公司给小企业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到2023年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企业将会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字节跳动和中国平安。另外我们看到也会出现很多区块链的公司,在未来这个时代竞争会非常的激烈,会有许多区块链的企业崛起,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区块链的时代。他认为,世界经济网络安全的危机,互联网黑客攻击不断发生,人们的相互信任在下降,要恢复世界经济的信心,必须要发展区块链。
-
阿里巴巴发布「2019打假年报」:协助439区县打假,引入区块链助力产权保护
2019年7月30日,阿里利用技术协助中国、阿联酋警方破获涉案18亿元“全球最大跨国假LV案”。
-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当前吉林全省大力推动重点产业与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发展
12月28日,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表示,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大力推动重点产业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乘数效应,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希望阿里巴巴积极融入到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中,进一步深化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在全面合作中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不断推进吉林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
海南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公开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建设国内正式授牌的首个区块链试验区
据海南日报消息,12月28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共青团省委、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了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进展情况。针对“领导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合力不足”的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反映如下:加快重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复兴城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引进阿里巴巴、普华永道等企业区域总部;成功引进42家境外及境内离岸企业、国际机构;支持打造了海南数据谷等15家互联网众创空间;建设国内正式授牌的首个区块链试验区,吸引了火币集团、百度区块链实验室等70多家区块链前沿企业。
-
数据:腾讯成功申请100余项区块链专利,累计总申请量排名全国第一
据证券时报消息,天眼查数据显示,12月20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新增专利300余项,其中新增包含“区块链”的专利信息超过100项。从2019年1月1日至12月24日的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量排名可见,排名前十的区块链专利申请人全部为企业,其中,腾讯、阿里巴巴、瑞策科技位列前三。
-
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启用 覆盖区块链等科技领域
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昨天在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正式启用,平头哥、阿里云团队首批入驻。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阿里巴巴、支付宝、阿里云、饿了么等在内的上海员工总数已超过1万人,覆盖云计算、区块链、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众多科技领域,逐步实现阿里巴巴技术研发团队向沪聚集。
-
报告: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更加精准打击侵权违法行为
据科技日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12日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不断加大打假防假技术研发和应用投入力度,是加强电子商务知识保护的有效举措之一。报告称,以阿里巴巴为例,2018年,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经上线即被封杀,因疑似侵权被平台主动删除的链接量下降67%。数据背后是该平台开创性地将语义情感分析、商家全景视图、直播防控体系等新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报告认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更加精准打击侵权违法行为,解决维权成本,降低侵权风险,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
-
ZB 创新智库:中国区块链开发者 5290 名,年增长近 40%,依然远低于印度
ZB 创新智库消息,根据 Forkast.Insight 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报告》数据,2019 年中国区块链开发者数量 5290 名,相比 2018 年(3780)增长 39.9%,但依然远低于印度同期(33691名)和美国同期(46887)。中国区块链开发者采用的编程语言,在人数统计上的排序依次是 C#、Java、Python、Solidity 和 Ruby。报告认为,中国区块链开发者在数量上的劣势,与国内不成熟的软件开发者生态有关:根据阿里巴巴 2017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高达 56.7% 的软件开发者仅有 0-3 年工作经验;然而国际上高达 42% 的软件开发者拥有 3-10 年工作经验。
-
报告:中国目前的区块链劳动力规模较小,但正在不断增长
Forkast News在其最近发表的《中国区块链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的区块链劳动力规模较小,但正在不断增长。报告还称,尽管中国在区块链专利上全球领先,但没有足够的人才和初创公司想要开发区块链项目。根据Forkast对中国LinkedIn档案的研究,2019年中国共有5290名区块链开发人员,而前一年仅为3780名。 报告称,与印度相比,开发人员数量少是中国相对不成熟的软件开发部门的产物。它还引用了阿里巴巴(Alibaba)于2017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整个行业相对缺乏经验且年轻:“中国大多数(56.7%)开发者只有0-3年的工作经验。这表明中国的开发者社区没有国际同行那么有经验(42%的人有3-10年的经验)。”报告还指出,中国区块链市场要走向成熟,就需要建立一个“区块链专业开发团队”。
-
国家知识产权局王琳:我国区块链专利超1200项,数量世界第一
金色财经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电学部电子工程室主任王琳介绍,在区块链领域的专利里,主要分为支撑技术和技术应用两大方向。截至2018年,我国拥有超过1200项区块链专利,在数量上处于世界第一。目前,在全球区块链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上,全球前十的申请人中国占据一半,第一名是阿里巴巴,中国人民银行、电子科技大学等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也在榜单之上。“阿里巴巴在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上具有很高的合理性和前瞻性,是目前行业内最为活跃的中国企业之一。”王琳同时认为,区块链的不少底层基础技术专利仍然由美国申请人掌握,中国的创新主体要加强基础专利布局,力争从跟随者转变成引领者。“国内企业多偏重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基础专利和核心专利较为薄弱。”对于我国区块链的发展,王琳建议,应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新创企业,加强数据管理、加解密、共识算法等区块链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基础专利的国外布局。
-
济南市委常委:济南将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区块链产业聚集区
据新华网消息,近日,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福建正式启动了“政府上链”工程,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浙江杭州也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市数字化”,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对此,济南市也已对这一产业展开布局。在数字政府建设同时,启动区块链产业培育。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德雁表示,济南将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区块链产业聚集区,尽快将山大地纬打造成区块链领域的阿里巴巴,为济南发展壮大区块链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产业支撑。
-
阿里区块链打假项目测试完成 9月正式落地
5月24日消息,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宣布,将引入区块链技术升级知产保护体系,更好地为全球企业和品牌、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知产保护服务,保护创新,捍卫正品。
-
阿里与腾讯在区块链领域必有一战
阿里和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巨头企业,一直都在各个领域展开激烈的较量。最终,一个在电商领域雄霸一方,一个在社交领域难逢敌手。
-
占比25% 国内区块链项目数量冠顶全球
作者:Aaron Wood 翻译:Penny 据报道,中国的区块链项目数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来自Blockdata的报告现实,中国目前有263个区块链相关项目,占全球总数的25%。
-
广州再增区块链场景 审案、开发票都能用得上
善于开拓创新的广州迎来了一部 “创造信任的机器”。3月30日,广州互联网法院举行“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签约暨上线仪式,宣布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审判过程。这是继广州推出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后,再度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老百姓和企业的实际问题。
-
腾讯、阿里慌了!比特币正侵入小微支付领域
对于比特币来说全球交易更具备可操作性,更具备信任基础,可以实现真正的经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