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出席EMEAP第57届副手会及相关会议,议题包括数字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率团赴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第57届副手会及相关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及区域经济金融形势、数字货币、绿色金融等议题,并听取了EMEAP货币与金融稳定委员会(MFSC)及各工作组的进展报告。
-
香港贸易发展局北京代表李亚东:香港有48家属于世界百强的金融科技企业,业务涵盖区块链等
12月1日,香港贸易发展局北京代表李亚东在“2019第一财经金融科技峰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潜力非常大的地区,每一年中国内地通过香港进行的2/3的FDI、ODI还有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通过香港进行的,也就是说招商引资、对外投资还有一些大部分的金融投资。香港是目前全球十大金融科技中心之一,在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总数也超过600家,其中有48家我们认为是世界百强的金融科技企业,业务涵盖移动支付、人工智能、机械理财顾问、财务管理、区块链等,从2014年到2018年投资在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这个比新加坡高出一半还要多。金管局成立了金融科技促进办公室,为促进香港金融科技稳健发展担当推动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推动业界研究金融科技发展的潜在应用及风险,及培养新一代金融科技人才。另外数码港也设有金融科技专区,为专区内的金融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每年也搭建不同的平台,协助业界探讨并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
-
前港交所董事总经理高寒:香港和新加坡在竞争亚洲数字资产交易中心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1日,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在三亚举行。新加坡金融监管局交易所数据顾问、前港交所董事总经理高寒在演讲中表示,数字资产将是全球金融业未来的重要支柱。在过去几年中,香港证监会和新加坡金融监管局竞争亚洲数字资产交易中心,监管举措和鼓励政策频出。他同时指出,数字资产交易的监管迫在眉睫,世界各主要监管机构都在紧张备战。
-
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李晓枫:资产数字化是银行区块链业务发展的一个方向
12月1日,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李晓枫在演讲中表示,2019年区块链的新技术有两个方面,性能方面包括BUTXO模型、Bystack BFT、时空数据库、可信计算和平行公链,隐私与安全方面包括隐形地址、Pederson承诺、模糊属性加密、VRF机制、Buddy共识、星系共识和安全态势感知。他还指出,资产数字化是银行区块链业务发展的一个方向,根据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同,可以把资产证券化分为不动产证券化、应收帐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益证券化和债券组合证券化等类别。关于央行数字货币方面,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并实现率先试点。
-
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王沫凝:区块链能够引领数字经济时代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1日,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在三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王沫凝在演讲中表示,区块链已有成功落地的案例,比如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王沫凝同时提到,区块链能够引领数字经济时代,具体特性体现在:节约交易成本;多应用场景结合的经济生态圈。
-
中金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黄乐平: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失败的
在今日举行的一财经金融科技峰会上,中金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黄乐平表示,就全球数字货币而已,目前最成功的是数字黄金比特币,但是作为支付的手段是非常失败的,还有非常失败的是能耗,它虽然几乎没有被用在支付手段,但是它的耗能或者它对半导体的消耗量已经占全球7%,这是非常失败的。
-
范一飞:加强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数据安全、分布式数据库等标准供给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于《中国金融》2019年第23期撰文《标准建设提升金融治理现代化水平》。文章提到,继续深化金融标准供给侧改革。高质量的金融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标准。当前,金融标准缺失、部分金融标准老旧问题依然突出。与信息技术标准相比,金融产品、服务和管理标准仍然薄弱,标准内容的适用性仍需加强,金融机构标准工作机制建设有待完善,与满足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尚存在一定距离。提高金融标准供给质量,一方面,要补齐重点领域标准短板,顺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在金融业应用的发展态势,加强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数据安全、分布式数据库等标准供给,加快制定精准扶贫、便民金融应用等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另一方面,要前瞻性地做好标准预研,紧跟数字金融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做好国内标准需求预判研究,强化标准引领。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AI+5G+区块链正在全面颠覆金融业
2019年第一财经金融科技峰会12月1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在会上表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正在让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深度融合,再加上区块链的发展,正在构建全新的金融生态,正在全面颠覆金融业。比如Facebook提出的Libra虽然还有一些监管、合规、运营风险等问题,但是其跨境移动支付、价值稳定、虚拟资产结算等特性,足以震动金融世界,挑战商业银行甚至各国央行。
-
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阳:海南将引入监管沙盒模式
12月1日,在三亚举办的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上,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阳致辞表示,海南将借鉴国际金融经验,建立容错机制,努力营造宽松有序的环境,坚决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充分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让金融科技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进一步划定监管底线,强化金融监管科技的运用,通过数字加密、区块链等模式,推动海南引入监管沙盒模式。
-
上海区块链协会:上海区块链研发企业数量超300家
据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的区块链研发企业数量超300家,涌现了万向区块链、分布科技、金丘科技、点融等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应用场景涵盖金融、医疗健康、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上海是全国区块链技术讨论最活跃、研发氛围浓郁的地区,早在比特币刚兴起时,就汇聚了一大批研发技术的人。在未来的中国区块链产业格局中,上海地区必将是推动该产业高速发展的主引擎之一。
-
俄国家杜马金委会主席:事实上俄罗斯的加密禁令很难实现
据Bitcoinist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Anatoly Aksakov最近表示,俄罗斯可能会禁止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加密支付,但实现这一禁令可能相当困难。他表示,在“数字金融资产”法草案中,这些工具(加密货币)是被禁止的。因此,其他法案也在同时拟定;它们旨在引入在俄罗斯联邦领土上进行加密货币交易的责任。虽然这些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谈判,但执法部门仍有疑问。也许这就是迄今为止这些法案未能达成一致的原因之一。这位官员强调,尽管在俄罗斯实施这种禁令并不容易,但至少可以阻止有良知的公民。同时,尽管有禁令,所有使用加密货币的人仍将继续使用它们。
-
西南财经大学区块链代表队在金融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
据官方消息,在11月30号下午结束的2019年第十五届“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中,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的参赛项目《Citicoin基于弱中心化的可信银行系统》获得全国大赛二等奖。该项目指导教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杨城副教授透露:CitCoin是一种“写验分离”,“弱中心化”的金融数据管理方案。该方案中,银行保留核心地位,是唯一记账人;广大储户手握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公开验证数据,是系统的分布式监督人。它使得银行在维护数据隐私和中心化储存的前提下,保证交易数据公开透明,实现真正的可信银行。 原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区块链专家白硕点评该项目:“为区块链技术如何落地另辟蹊径,为银行如何在保持数据中心化的前提下,服务数据可信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次大赛全国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内的61所高校、95支代表队、1000多名学生参加,共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对金融领域的影响将逐步释放
据澎湃新闻消息,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李迅雷最近表示,2020年经济增速下行或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但是我们的资本市场依然还有很多的机会,这些机会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而不是趋势性机会。5G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金融领域的影响逐步释放,客户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也给财富管理转型带来很多的想象空间。
-
华融证券肖波:区块链技术开始向实体经济拓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据新浪财经消息,11月30日,2019中国金融年度论坛暨金融市场峰会在北京举行,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肖波表示,区块链技术现在开始向实体经济拓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区块链技术将逐步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经济,加速向其他金融领域之外的行业扩展,助力传统行业,降成本、提升经营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运用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覆盖到金融、服务、供应链、溯源、社会公益、文化娱乐、电子存证、电子政务、医疗健康、共享经济等领域,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边际越来越扩大,行业应用会加速,以及区块链底层平台的多样化发展,链与链之间的数据共享、互通日益重要,多链并行和跨链互通成为发展趋势。
-
首都网警发布预警通报:OPENSSL加密组件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今日中午,首都网警发布网络安全预警通报称,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监测发现,互联网SSL协议实现组件OPENSSL部分版本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等风险。以上问题涉及电信、金融、能源、医疗等多个重要行业部门,以及部分高校、企业邮件系统和多款网络设备。在通信数据被截获的情况下,攻击者可利用上述漏洞获取用户账号口令、业务系统数据、邮件内容等敏感信息。OPENSSL是实现SSL协议的一款开源软件,其提供了多种密码算法、常用密钥以及数字证书封装管理等功能。
-
四方精创:已申请区块链相关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共计24项,参与工信部牵头的《区块链产业人才岗位能力标准》编制工作
四方精创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战略,目前已申请区块链相关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共计24项,已在境内境外成功实施多项区块链应用落地。公司自主研发了金融级分布式PaaS平台Platform Universe产品(简称为PU)。另外,参与了工信部牵头的《区块链产业人才岗位能力标准》编制工作。
-
数据:多抵押DAI在推出后11天里的美元交易量一直落后于SAI
根据Dune Analytics数据,自11月18日推出以来,以美元计算,DAI的交易量在过去11天一直落后于SAI。11月22日,当整体市场下跌时,SAI交易量为270万美元,而DAI仅83.2万美元。11月28日,SAI交易量为239926美元,DAI 不到10万美元。BZX联合创始人Kyle Kistner在本月初的一次小组讨论中首次预测了这种情况。Kistner强调,他没有看到相比以前的单抵押DAI(SAI)有实质性的升级,他认为多抵押DAI(DAI)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风险。DAI的加入也会增加当前系统的复杂性。他还表示,他对DAI提供的多元化是否优于当前DeFi系统的新功能表示怀疑。MakerDAO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为DAI的案例辩护称,多抵押资产使得DeFi生态系统不太容易受到未来问题的影响。他重申,如果DeFi领域继续以目前的速度扩大,那么一旦出现金融危机,SAI的经济信誉将受到威胁。(AMBCrypto)
-
雪松信托董事长林伟龙:区块链技术将重构供应链金融
据证券日报消息,“韧性与重构——全球变革中的‘少数派’金融方法论”高峰财富论坛在深圳召开。雪松国际信托董事长林伟龙在论坛上表示,区块链技术将重构供应链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控,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性等多种特性,能帮助供应链金融在交易场景中提升风控能力。而且从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商用落地场景看,供应链金融也是最成熟的领域之一。他进一步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会引领供应链金融在控制手段方面更加完善、透明,能够看到企业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区块链对重塑信任机制有重大的价值,要长远看待区块链
11月30日,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出席并以“创新驱动与产业变革展望”为题发表演讲。李萌表示,区块链显示出了自身重要的应用潜力,比如说供应链金融、跨组织物流管理和数据共享,尤其是药品的流通管理和产品追踪等等。目前看,尽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应用的场景也不是很多,像人工智能那样大规模的渗透性应用还存在技术上的难点,有待突破。但李萌强调,要对区块链看得更远一些,因为它将成为支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智能社会中对重塑信任机制,建设信用社会具有重大的价值。
-
区块链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的影响,朱民这样回答我
我有幸作为80后创业代表向朱民院长提问,当问及关于区块链技术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10年的影响时,朱民认为区块链与5G技术一样,是推动中国经济未来10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变革力量,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