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
-
Circle首席执行官:稳定币需要开放标准来转变商业模式
据BeInCrypto消息,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首席执行官Jeremy Allaire表示,要使具有法定价值的数字货币能够真正改变全球贸易,就需要一套标准,例如那些使互联网上即时数据传输成为可能的标准。Allaire认为稳定币将比上个世纪的电子支付更具革命性,可编程货币不具备比特币的高波动性,使得各种新型财务关系成为可能。
-
海南政府工作报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升政府效能
据海南日报消息,2020年1月16日在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发布政府工作报告称,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升政府效能,推动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共享。完善网上督查室,进一步减少多头督查、重复督查。要做特做强海南生态软件园等重点园区,重点发展游戏出口、智能物联、区块链、数字贸易、金融科技等数字经济产业。
-
海口海关: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AEO互认等领域的应用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记者从21日召开的海口海关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获悉,海口海关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AEO互认、原产地认证、第三方结果采信、产品溯源等领域的应用。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力争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科研项目立项有新突破。
-
中国证券报:2020年区块链或开始集中落地
1月21日,中国证券报刊文《27家区块链公司去年业绩预喜》。截至1月20日,37家区块链概念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业绩预告,超过7成公司预喜。业内人士表示,区块链已具备大规模应用基础。随着区块链向政务、贸易金融、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延伸,2020年或开始集中落地。
-
广州日报:加速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推进大湾区产业变革
广州日报今日刊文《加速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 推进大湾区产业变革》,文中提到,结合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发展目标,当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一是跨境贸易,建立标准化的大湾区全行业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二是跨境支付,支付清算流程是一种典型的多中心场景,与区块链特性匹配度较高;三是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可以深度融合,为处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四是网络经济结构,区块链有潜力改变网络经济的结构,使许多新型网络和业务模型成为可能;五是资本流动管理。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一个处理资本管制的许可价值转移体系。
-
政协委员建议:助力“五大中心”建设,上海应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
据新民晚报消息,在今年上海政协委员们提交的提案中,区块链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之一。委员们认为,在大力推进“五大中心”的建设中,上海绝对有条件,也应该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今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不少委员的提案中都认为,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较广的运用前景,上海应该抓住契机,积极为区块链寻找应用场景,这也将有利于助推“五大中心”建设。
-
济南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区块链政务+公共服务济南模式
济南市委市政府昨天发布并解读了《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济南市确定了7个方面162项具体创新举措。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上突出“快”,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设立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区块链人工智能审批,实现“秒批秒办”和“不见面审批”,探索推广“数字保险箱”,打造区块链政务+公共服务济南模式。(央广网)
-
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1月10日,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上线启动。该平台将围绕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趋势,有效整合电商、仓储、物流、通关、金融等环节,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安全域、真实性的特点,实现跨境商品源头可溯,打造“溯源链”。
-
广东今年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
目前,广州期货交易所的筹设方案正在征求部委意见,如能成功筹设,将会把广州打造成期货交易的大本营,产生强大的资金聚集效应。除了广州期货交易所,广东今年还将做好丝路保险公司、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国际海洋发展银行组建工作。同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广州、深圳央行金融科技试点城市政策,形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研究优势。(财联社)
-
天津社科院李晓欣:2020年天津将加快区块链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人民网消息,1月10日,天津市2020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会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行。会上,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博士李晓欣代表天津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发布了天津经济2020年十大看点。其中看点八为:2020年,天津将以“区块链金融”“区块链跨境贸易”“区块链数据共享”为抓手,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跨境贸易、数据共享等经济领域的应用,积极探索“区块链”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健康等民生领域的运用,为区块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贡献“天津方案”。
-
国有控股启迪区块链集团参与角逐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
新加坡金管局日前披露,包括蚂蚁金服、小米、雷蛇、国有控股启迪区块链集团等等1家全球顶尖企业已提交数字银行牌照申请。启迪区块链集团成立于2018年,是启迪控股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布局和实施主体。启迪区块链集团已在“未来之城”雄安、西部金融中心成都、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地进行了重点业务布局,例如,在公共服务、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全方位支撑雄安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数据与算法合力决策的新型服务模式,打造具有雄安特色的治理体系。(经济日报)
-
深圳政协委员建议在深圳设立央行数字货币离岸业务在岸交易中心
深圳商报消息,记者从深圳市政协获悉,多份提交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的预提案,将围绕“金融科技”从总体规划、技术生态、人才培养等各个角度献计献策。 政协委员郭建、胡翔海则围绕深圳开展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贸易商用试点给出了自己的预提案。建议对深圳市内重点进出口企业进行数字货币配额,开展以央行数字货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试点工作。建议在深圳设立央行数字货币离岸业务在岸交易中心。 政协委员李宁在预提案建议里提出深圳要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先发优势,建设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盘和林:数字货币将重塑贸易结算体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刊文《数字货币将重塑贸易结算体系》。文章表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有其重要意义。首先,现有的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如果用DC/EP代替纸钞和硬币,虽然仍存在上述风险,但监管机构可以用大数据进行处理。其次,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现金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最后,有利于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
公益时报:区块链越来越得到公益行业重视,但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月8日,公益时报刊文“公益行业频发信任危机 区块链能否成为救命稻草?”。文章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医疗服务、金融保险以及对外贸易等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场景和民生服务,很多都有区块链的影子。在公益领域和公益场景的应用,区块链未来的价值在于,让每笔善款的去向和用途都有迹可查,或许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任问题。公开信息显示,在过去的2019财年,阿里巴巴经济体累计产生公益捐赠91亿笔,参与捐赠的消费者达4.4亿人。种种迹象表明,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得到公益行业重视。然而,就目前国内公益机构、项目总量和已经“上链”的机构数量比例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公益行业的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很多人对此还是充满期待。
-
IMF首席经济学家:数字货币不会挑战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关键角色
据Coindesk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Gita Gopinath表示,数字货币不会挑战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关键角色。她认为,尽管加密货币代表了“令人着迷的可能性”,但它们缺乏取代美元作为货币的基础设施和全球认可度杰出的全球储备货币。Gita Gopinath在专栏文章中写道:“支付技术的进步并未解决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根本问题。美元的地位得到了美国所提供的制度,法治和可靠的投资者保护的支持。”她表示,尽管SHC(即一篮子储备货币支持的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更好地平衡全球贸易,但它们必须得到全球的接受。随着许多新兴市场逐渐占全球GDP的越来越大,从而逐渐转向美元,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很快发生。
-
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业务量已超900亿元
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召开的2020年工作会议披露,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应用,上链运行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跨境融资等多项业务,业务量超过900多亿元。
-
交通银行张哲宇:未来逐步迈向区块链3.0,即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带来彻底的社会变革
1月6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专员张哲宇发文称,区块链正处于向区块链2.0(可编程金融)深入,目前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集中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票据等业务场景。未来逐步迈向区块链3.0(可编程社会),即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向政府、医疗、科学、文化以及艺术等领域渗透,带来彻底的社会变革。(中国证券报)
-
“一带一路”经贸访问团2020年新年第一“访”斯里兰卡已出发,LongBit受邀随团出访
1月4日凌晨,国家“一带一路”经济贸易访问团正式开始斯里兰卡之行。此次LongBit作为区块链方面代表也受邀派代表随团出访。此次随团访问,LongBit的首要目的是了解斯里兰卡的区块链行业发展,以及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据悉,斯里兰卡政府对区块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友好政策,有望成为未来区块链中心之一。
-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真实性问题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表示:“我们调研了包括美的,格力、TCL、汇桔网、亚信科技在内的众多企业,以及电子口岸、海关等部门,针对核心企业信用只能覆盖一二级供应商、知识产权无法有效作为融资方式、进出口贸易额无法被银行认可等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电子凭证在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穿透流转,并与政府权威数据交叉验真,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真实性的问题,将企业经营信息变为企业信用。”
-
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局长陈伟钢:金融监管仍需加强,区块链是金融科技创新方向
据中国经济周刊消息,近日,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科技创新 驱动行业变革”分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局长陈伟钢指出,未来金融监管将会逐步加强。他认为,目前的金融科技创新,应更多向未来具有颠覆性的科技领域去努力。区块链可能是未来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网络技术的第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是互联网,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问题;第二代产品是物联网,解决的是人与物的沟通的问题,解决人怎么操控物体,比如说无人驾驶汽车;第三代就是区块链,区块链应用在金融上,比如对小微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完全可以使用供应链金融,增加关联企业之间的信任度。”“数字货币也是区块链技术,运用数字货币可以大大降低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现在的对外贸易,我们国家所用的系统,全是美国的(SWIFT)系统,这个系统是1973年建立起来,全世界都用这个系统,不管是出口业务还是进口业务,都要用这个系统进行结算,人家从中赚了不少钱,我们有区块链之后,我们跟国外做生意就不会受它的制约,这永远是一个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