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经济日报:重点发展区块链等核心数字化产业
2月18日,经济日报刊文《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的现实路径》。文章表示,全方位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产业融合,技术创新是关键。国家层面要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前者要重点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数字化产业。此外,应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做好制度方面的统筹安排。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减税降费、专利保护、专项融资等激励政策,调动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大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投入。
-
经济日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
经济日报:加大技术和政策投入,提高数字货币安全性
经济日报今日发文《加大技术和政策投入 推动货币数字化发展》,文章指出,推动货币数字化发展,应加大技术和政策投入,不断提高数字货币的安全性。技术层面上,需要应用区块链技术,避免数字资产被复制;以大数据来把控货币走势,防范投机行为。政策层面上,需要出台数字钱包出入境管理政策,管理出入境资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激发数字货币创新活力;完善数字货币监管体系,扩大监管范围,避免风险积聚。
-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筹建、成立区块链等41个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
据经济日报消息,记者从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一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共发布国家标准2021项,筹建、成立区块链等41个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新备案行业标准4880项、地方标准7238项,新增团体标准6227项,新增55962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37万多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活力不断释放。
-
国有控股启迪区块链集团参与角逐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
新加坡金管局日前披露,包括蚂蚁金服、小米、雷蛇、国有控股启迪区块链集团等等1家全球顶尖企业已提交数字银行牌照申请。启迪区块链集团成立于2018年,是启迪控股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布局和实施主体。启迪区块链集团已在“未来之城”雄安、西部金融中心成都、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地进行了重点业务布局,例如,在公共服务、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全方位支撑雄安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数据与算法合力决策的新型服务模式,打造具有雄安特色的治理体系。(经济日报)
-
火星财经午间要闻一览
1.比特币全网算力两年上涨6倍创历史新高;2.腾讯申请“区块链+借贷”、“区块链+病历数据”等专利;3.Bitfinex CTO澄清:Tether凌晨并未新增发USDT;4.韦氏评级:只有Ripple出售持有的大部分XRP之后,资产才可能开始升值;5.Telegram:没有义务,也没有承诺在未来建立TON基金会;6.Telegram声明:Gram不是投资产品,不应期待获利;7.经济日报: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将显著上升。
-
经济日报: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将显著上升
1月7日,经济日报刊文《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将显著上升》。文章表示,2020年全球加密货币发展已显露若干新趋势。第一,在快速试验中快速推进。第二,加密货币金融衍生产品加快发展。第三,去中心化融资成为金融创新主战场。第四,交易安全性继续增强。分析认为,随着主权国家、主流金融机构、主要市场玩家加大介入力度,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
经济日报:警惕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
1月3日,经济日报刊文《警惕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证监局日前联合发布防范虚拟货币交易活动风险提示。经调查,当前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正在面向境内居民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甚至通过数字货币抵押推出“零息借贷”“双币理财”等项目。“这严重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7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位负责人表示,投资者需准确认识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的本质属性。所谓“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对辖内各金融管理部门、网络电信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对虚拟货币交易、ICO及变相ICO持续保持监管高压,综合运用现场约谈、行政调查、封停网站、刑事立案等手段予以打击。
-
BiKi荣获经济日报“2019年区块链年度风云企业”奖
第五届“中国经济新模式创新与发展峰会”暨2019“中国行业领先品牌”电视盛典在京举行,BiKi荣获“2019年区块链年度风云企业”奖。
-
经济日报:深圳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12月30日,经济日报刊文《深圳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文章指出,当前,深圳正面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将切实发挥“双区”利好叠加优势,推动“双区驱动”效应不断凸显,努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此外,为推进“数字政府”转型,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深入调研长期困扰群众、企业用票“痛点”,通过“制度+技术”革新,打造全流程电子化区块链发票体系,为助力“数字政府”转型,建设先行示范区,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建设贡献“深圳方案”。
-
爱奇艺法务总监:区块链在版权保护上的应用主要分为确权类和侵权类
爱奇艺法务总监胡荟集总结了当前视频版权保护的难点,指出区块链在版权保护上的应用主要分为确权类和侵权类:确权类存证场景分为知识产权权属证明和平台公告证明;侵权类存证场景分为侵权结果状态的取证和对侵权行为过程取证。(经济日报)
-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应用区块链技术在首创智能制造全流程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
据经济日报消息,12月10日,上海银行业聚首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交流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李青春提到,目前该行已将区块链技术广泛运用于经济金融领域纾解供应链应收账款沉淀难题。同时,该行针对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各类痛点,从智能制造实施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入手,联动子公司浙银租赁,应用区块链技术,在业内首创“融资、融物、融服务”智能制造全流程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
-
经济日报:合理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中的运用潜力
《经济日报》今日发表题为“以法治方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评论文章。文中表示,以法治方式推动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各国应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享、兼容并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同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努力推动形成互联网领域的国际规则,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维护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可信赖的司法体系,合理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中的运用潜力,提供智能、普惠、便捷的司法服务;遵循科技伦理和司法伦理,适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虚拟财产权利,维护公平公正、有效竞争的经济秩序。尤其是依据各国国内法及其参加或缔结的国际公约,在职权范围内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明确企业、组织及用户的行为规范和权利边界,避免信息滥用,为所有用户营造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
经济日报:数字货币时代越来越近
12月6日,经济日报刊文《数字货币时代越来越近》。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和Libra的区别。穆长春此前表示,穆长春介绍,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这是因为M1、M2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没有必要再用数字货币进行数字化。此外,文章指出,法定数字货币与Libra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能否保证币值的稳定。
-
报告:亚洲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完善相关立法并主张动态监管
据经济日报12月3日消息,亚洲对加密资产展现出更具建设性的姿态。全球法律研究中心近期发布报告称,新加坡、马来西亚、蒙古等8个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货币持有和交易持开放态度且尚无专门立法,日本、韩国、泰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完善相关立法并主张动态监管。对此,亚洲开发银行专家建议,高质量的加密资产监管有助金融业创新发展,监管要通过建章立制、增强公信力、消除官僚主义、强化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等手段“追赶金融科技的创新速度”。
-
经济日报:欧亚审慎对待加密资产快速发展
经济日报12月3日发文《欧亚审慎对待加密资产快速发展》。文章表示,在基于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起来的加密资产领域,美国一家独大格局不再,欧亚“弯道超车”效应初显。在此情况下,欧亚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监管态度和举措,愈加引起全球关注。2019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资产“神秘世界”仍呈“三足鼎立”局面。只不过前三大玩家的排序从2018年的“美、欧、亚”变成了今年的“欧、美、亚”。“一边造车,一边修路”,欧亚在面对快速发展的加密资产时,均采取了这种总体审慎、完善监管的务实态度。
-
官媒连续发声对STO表态 《经济日报》一锤定音
12月7日,《经济日报》刊发题为《警惕非法证券发行死灰复燃》的文章称,无论是所谓的区块链股票发行,还是首次虚拟货币发行,抑或是升级版的证券化代币发行,这些眼花缭乱的“证券创新”本质上都是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