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

  • 配备NVIDIA 10系列GPU的机器开采Grin有可能盈利

    Evaluape高级投资分析师ZhehaoChen在longhash发文称,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想在家里挖Grin的矿工而言,NVIDIA10系列GPU是最佳选择,因其开采的每枚Grin净成本最低。整体

    快讯 2019年1月19日
  • 君士坦丁堡分叉以太坊帝国即将迎来V神凯撒

    2019年1月,全球三大公链之一,毫无疑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第一公链以太坊将迎来君士坦丁堡分叉,届时主网将完成一次最大规模升级,并为最终“宁静”阶段做好最终的铺垫。

    观点 2019年1月18日
  • Grin、Beam等隐私币的“危”与“机”

    1.  关于“隐私”必须先知道的几个问题仅仅分析隐私币的投资收益不是本文的初衷,本文主要探讨隐私币项目存在的根本逻辑以及对其未来的发展。

    观点 2019年1月18日
  • BEAM、GRIN正式登陆BHEX

    BHEX团队宣布,已于1月18日正式开放BEAM、GRIN两个币种充值和USDT币对交易。作为第二代匿名币,BEAM和GRIN是尝试实现MimbleWimble算法的新币种,上线后即吸引了关注。BHE

    快讯 2019年1月18日
  • 安全漏洞重现 分叉前夕的以太坊只想静一静”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马克·吐温|   君士坦丁堡升级是什么? |

    观点 2019年1月18日
  • 平和升级还是分裂收场?以太坊一手好牌打坏了

    在以太坊向着消灭矿机、算力和矿工的终极目标进发的途中,我们本就不可能指望矿工这一核心生态力量一片祥和。而争议和分裂,是区块链赋予的终极自由。

    观点 2019年1月18日
  • Grin 熊市黑马还是借势投机?

    北京时间1月15日凌晨, Grin主网正式上线,一时成为热门话题,为寒冬中奄奄一息的币市带来一丝春意。

    观点 2019年1月18日
  • 比特币会被“信仰”毁掉吗?

    信仰是什么?可能是耶稣以无罪之身,承受世间所有的痛苦;也可能是马丁路德为了维护基督教的纯洁,与教廷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思想辩论。

    观点 2019年1月18日
  • 比特币跌幅80%之多 "币圈"泡沫全面爆发?

    如果未来各国政府加强监管,或其自身技术分歧加深等,比特币去泡沫的程度会更深。

    观点 2019年1月17日
  • 匿名币没有前途?

    数字货币的匿名化对主流社会来说是一个伪需求。
    第0章 引言最近主打匿名性的币Grin和Beam大热。但我一直觉得加密数字货币应该保持适度的匿名性,纯匿名性弊大于利。1章 数字货币如何获得匿名性比特币并不是一种匿名性很强的数字货币,其匿名性只是一种折衷的方案。比特币的匿名性主要是其地址不是实名制的,任何人去申请一个比特币钱包都不需要身份证的。但比特币的交易记录是永久性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你付给了谁,付了多少,从哪个地址的来的,都清晰不会有任何错误地记录在区块链上。整个交易链条,只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实名性暴露了,都可以顺藤摸瓜追踪到其他环节。比特币的用户为了加强匿名性,一般可以采用混币的策略,即将自己的交易和其他人的交易混在一起,让整个支付链条变的更复杂。匿名币,首先你得是一种币,然后才能谈匿名。所谓的“币”,就是你得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足够多的人承认你的币是币。如果全世界就我和我爸爸承认一种币,那这玩意再匿名都没啥鸟用。所以说,要保证一种币的匿名性,第一就是要求其市值大。市值越大,越有机会匿名。这叫大隐隐于市。要保证币的匿名性,还要求币的交易成本低,越低越好。就像比特币可以通过混币来实现匿名性,越多的人参与混币,那匿名性就会越强。只有保持发交易的成本足够低,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人来混币。像BTC那样,不扩容,一旦拥堵,匿名性就会受到更大的威胁,因为大家都舍不得支付高昂的矿工费去多发交易。以上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获得匿名性。其他主打匿名性的加密数字货币,如门罗零币等,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比如高科技零知识证明,让你的交易对象都不知道你的地址更不知道你的余额。正因为比特币没有提供非常强的匿名性,给市场提供了一个空缺,导致了一批又一批鼓吹匿名的数字货币的出现。包括暗黑币、门罗币、零币……。市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主打匿名性的币,最近又来了,Grin和Beam。我认为匿名支付的市场需求并不大,而以匿名性作为主打的支付功能的市场需求更小,只不过是为了迎合炒作罢了。第2章 我们对保护隐私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任何一个融入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人都应该有所感悟,隐私就是一桩买卖,你可以用自己的隐私来换钱的。诸如填调查表送礼品,办信用卡,免费注册账号……这些都是我们出让自己的部分隐私,比如暴露下你的手机号啊、透露你的地址之类的,然后商家就给你点利益。这就是一种交换,市场大的很呢。你暴露的隐私越多,你能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比如你要想办信用卡,你就要把自己的收入、地址、社会关系、购买习惯等等全部出让给银行,而银行给你的不过是一笔使用期限只有50多天的短期免息贷款。我们大部分人为了获得信用卡的额度提升和获得那仅有50多天的免息期,那可情愿将所有的购买全部使用信用卡来支付。所以说主流的支付习惯都不需要匿名化。现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的摄像头那几乎叫无死角啊,但凡是你走出家门,到哪都会有摄像头能拍着你。更别说现在人人都有一个甚至多少带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了,这些手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把你的某个动作拍下来,然后传到互联网上。现在的手机,都TMD有四个摄像头了。这可真叫没隐私啊。可我们在意吗?或者说你有能力反对吗?真没有,绝大多数人还是乐意生活在这样被高度监控的情境下的,因为安全嘛。中国大城市的治安多好啊。只要你不作恶,很少有人害怕被拍的。反而是我们很乐意自拍,并且各种秀的。拍照不过瘾,还拍视频,再不过瘾就直播。我们干什么都不怕被拍了,难道对买东西这回事还有多强烈的匿名要求吗?恰恰相反,主流价值观都喜欢晒购物生活。我们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会乐于晒出来,你仔细回想下,现在还有什么玩意买了之后要躲起来生怕别人发现?很少很少,除了干坏事外,真没有多少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喜欢社交,我们人类就是一个社交动物,离了别人的关注就受不了。所以我们要不停地刷存在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对陌生的匿名性,只要能确信陌生人对我们的财产和生命没有威胁,我们人类非常乐意炫富给陌生人看,气死他们。我们人类真正需要的是对亲戚朋友,老婆孩子等,保持适度的匿名性。你看互联网止私房钱是多少大一个话题就知道了。我见过对匿名性数字货币最大的讽刺就是——xxx匿名币百币群。你都持有匿名币了,还加入啥实名的微信群,还要声明我们是大量持有这种匿名性币。LoL,2333。所以说隐私只不过是一笔交易,我们有匿名的需求,但我们更会被暴露隐私能够获得的收益所吸引,从而主动放弃匿名需求。第3章 生活在互联网下保护隐私将变的太难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生活在网络上,在网络上哪有隐私可讲啊。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存在,让我们根本没法保护隐私。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再加上到处可见的联网的终端摄像头,你真的没法很好的保护隐私啊。大数据技术使用交叉复现的办法,只要你在互联网上留下了蛛丝马迹,就能复现你干了什么事。你只要用滴滴打车,你就要暴露你的位置;你只要刷信用卡,银行就知道你买了什么;你用微信聊天,腾讯公司全部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要想在互联网上彻底保护隐私,你几乎就无法正常生活。互联网和大数据除了通过交叉复现的办法能够摸透你们的底细外,更可怕的是它们是一个全视角地观察你,它们就像上帝一样,把你的方方面面看的一清二楚。你沟通交流要用微信,现在中国人的沟通交流几乎被腾讯公司知道个七七八八;你购买要用到电商,淘宝可以知道你都买了些什么,甚至可以猜测你还会买什么;你出行,高德地图知道你的位置,它们甚至会追踪并记录你的轨迹……然后你说,他妈的,我就不信了,我就要躲,你把智能手机丢掉,把信用卡折了,嘿嘿,你还是躲不了,街上还有摄像头拍你,还有人拿手机拍你。你真的躲不了啊。互联网和大数据知道你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全视角可见,哪有什么隐私啊。我们装各种APP,绝大多数都会要求读取你的短信啊、地理位置啊、通信录啊……我们都统统同意啊……。没办法嘛,不同意不让你用。还有一个隐私只存在于固定的社会关系当中,比如你会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不让他们知道你半夜还在撸串;你肯定不愿意让你老婆知道你藏了私房钱,但你却会在朋友面前大谈特谈你有多少私房钱。但互联网上的社会结构完全被打散了,全是弱连接,我们根本就不在意向陌生人暴露自己的隐私。所以啊,在互联网和大数据面前,匿名性变的几乎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就享受吧。第4章 坏人坏事是越来越挣不到钱了我们多多少少还会想,黄毒赌总是有需求的吧,匿名支付在这些领域肯定少不了吧。其实时代的发展,让这些领域也变得需求越来越小了。在《魔鬼经济学》里有一个案例说毒犯还在跟妈妈住一块。书里分析得出卖毒品其实是一桩不挣钱的生意。时代的发展让正经做事,做好人比做坏人更能挣钱了。你正经去送外卖,开滴滴打车都挣五六千一个月,没有生命危险,但你去偷抢不但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还挣不到钱。时代就是这样,让好人更能挣钱,让坏人都要死光光了。不是我们道德更高了,而是财富的积累更需要知识和智慧了,做正经人更有知识和智慧。时代的进步,要么是让“黄毒赌”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小了,要么就是正规化了,大家发现,既然人性底层有这样的需求,那就允许好了,引入适当的监管,不要伤害他人就好了。结果呢,色情产业也被很多国家和政府定为合法的,赌博业更是了,毒品合法化的进展也是非常快的。那怕是在中国,自由市场的发展,也让这三大产业越来越倾向于非罪化了。在中国赌那几乎是全民娱乐,性产业的非罪化呼声也是在微博上铺天盖地,明星吸毒我们普遍大众看了也挺欢乐,并不觉得他们干了啥伤天害理的事。时代的发展,让这些对匿名支付性要求非常高的经济活动慢慢变的不那么需求匿名性了。第5章 匿名支付只不过保护隐私的一个小小伎俩当我们发现隐私可以被拿来交换利益时,我们就无情地抛弃了它。我们发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攻击下,我们根本无力保护隐私,我们只好缴枪投降。我们发现做坏人坏事越来越不划算时,匿名化活动就变的越来越少了。支付的匿名只不过是保护隐私的一个非常小的环节。买东西支付只是交易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整个交易过程包括寻找商品、谈价还价、支付、物流(虚名商品没有)、收货、使用商品、甚至还有用完后的丢垃圾。你看,支付只是一个小小的伎俩。而我们对匿名支付的渴望只不是想保护隐私,就是买东西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嘛,可是我们连隐私都越来越不在意了,匿名支付这个小伎俩还会有多大市场呢?无论现在需求有多大,未来只会是越来越小。所以说那些主打匿名支付的数字货币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长期来看,他们迎合的市场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小,支撑它们的市值也长期处于一个下降的通道。而主打匿名化的数字货币被炒作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匿名支付对对注流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伪需求。第6章 匿名性适合用来炒作世界总是对立的,高度城市化、大政府、互联网、大数据、社交软件、物联网等等,越来越将人的隐私剥削地一无所有。真实世界总是存在另外的一面。暗网和匿名币就是典型的保护隐私的一面。而且人心底里总还是会有保护隐私的需求。特别是我们人类被主流文化抵触的那种黄赌毒又是那么的吸引人。所以匿名币总是会有市场的,加密数字货币里,每隔过一年半载就会有一个匿名性技术诞生。从投资角度讲,匿名性币总是有很大的市场,总有人去炒作。市场上总是有那么一些技术极客天天研究匿名性,层出不穷。包括比特币也一样,有很多开发人员都想着完善它的匿名性,这里包括大名鼎鼎的bitcoin core dev的领袖,反对扩容的大魔头Gmaxwell,Gmaxwell提出CoinJoin的混币技术来完善比特币的匿名性。而最近大火的Grin和Beam使用的匿名性协议Mimblewimble,从同行评议来看,Mimblewimble协议在匿名性技术的地位上是非常高的。反正我也习惯了,每年新诞生的匿名币都是历史上最牛逼的匿名技术。如果你想更加了解其原理,我以前翻译过Mimblewimble的白皮书,《无声无息之咒——一种加强比特币交易隐私的办法》我昨天还看到有交易所有人挂单价为1BTC/Grin买Grin。必须强调,我不擅长判断价格,我也不敢投机匿名币,从没买过。但我不否认这里面有巨大的投资空间。第7章 结束语当我们发现隐私可以被拿来交换利益时,我们就无情地抛弃了它。我们发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攻击下,我们根本无力保护隐私,我们就很欢乐地缴枪投降。我们发现做坏人坏事越来越不划算时,匿名化活动就变的越来越少了。数字货币的匿名化对主流社会来说是一个伪需求。

    观点 2019年1月17日
  • Dash也要被算力攻击?谁来保护PoW区块链

    达世币(DASH)是一款去中心化的加密数字货币,基于比特币的源代码改写而成。它的即时支付技术,还有不错的匿名性,让它在加密货币圈子里迅速走红。不仅如此,达世币主节点能够回馈投资者 10%+的年返利,并且对每月的预算提案进行投票。

    观点 2019年1月17日
  • 以太坊“爽约” 升级再遇阻

    以太坊的升级大计又要暂缓了。原定在1月17日实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升级的前一天,以太坊官方博客突然宣布,由于社区发现存在潜在安全漏洞,决定推迟升级时间。

    观点 2019年1月17日
  • 刘昌用 : 比特币的两次分叉暴露了去中心化系统的社会治理问题

    本文来自于以太坊爱好者「洞见」活动第三期「公链的治理问题」刘昌用老师演讲整理稿。

    人物 2019年1月16日
  • 放长眼,走出君士坦丁堡一小步,以太坊还有大未来

    什么是以太坊君士坦丁堡的真正意图,以及我们为什么相信它为 Plasma 铺路,最终会加速扩容时代的到来。

    观点 2019年1月16日
  • Grin带火的MinbleWimble技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如果你想了解隐私加密货币 Grin 或 Beam,这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Mimblewimble 协议在隐私保护上有特点,尽管它因此牺牲其他功能。

    观点 2019年1月16日
  • Grin是否成为加密货币下一匹黑马

    Grin,一个永久产出的加密货币重新点亮了矿工的希望之火。最近,以太坊分叉事件,让原本默默无闻的矿圈也沸腾了,奖励的减少,价格的暴跌,使得原本以挖以太坊为生的矿工血亏,到了关停的地步。然而,Grin的出现,很可能成为与比特币等完全不一样的加密货币。

    观点 2019年1月16日
  • 如何理解并非「100% 防弹」的区块链安全?

    事实证明,「安全」是个挺难弄明白的事儿。
    人们之所以选择区块链,就是为了让彼此,特别是相互不信任的彼此,以一种安全的、防篡改的方式共享「贵重」数据。区块链的数据存储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创新且难以被攻击者操纵的数学、软件规则。但是,即便是设计最为优良的区块链系统,其高级数学、软件规则也不是「100% 防弹」的,特别是当子弹来自现实世界的舞弊高手人类时,就难办了。

    观点 2019年1月16日
  • 以太坊自救:分叉、分叉、不择手段的分叉

    行将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即将毁灭,地球也将灭亡。面对绝境,人类拒绝坐以待毙,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进器,将地球推出太阳系,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

    观点 2019年1月16日
  • 以太坊分叉危局

    “ETH 到了不改就活不了的绝境。”张玮这么说的时候,币价的下跌和 ICO 的失败正给以太坊的前路蒙上一层阴影。张玮是以太坊上的开发者,他认为这次分叉“是以太坊应对下跌的一次调整”。

    观点 2019年1月15日
  • 君士坦丁堡分叉只是“温和改良”,以太坊能踏上重生之路吗?

    对以太坊核心开发者周智来说,这次再平常不过的分叉被强加了 ETH 的命运转折光环,但他依然相信,ETH 价格不会影响以太坊的实质性进展。

    观点 2019年1月15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