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

  • 俄罗斯最高法院:承认加密货币与法币和财产一样属于资产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26日, 据bitcoin.com报道,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承认加密货币与普通法币和财产一样是资产,并可用于可以行贿。

    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澄清,“数字权利”——俄罗斯法律中目前用来描述硬币和代币的术语,可以成为行贿的手段,就像普通的法定货币、财产和其他资产一样。bitcoin.com援引Forklog的报道称,这是根据对当局于2013年7月发布的一份决议的修正案得到确认的,该修正案于最近通过,它提供了法院对贿赂和其他腐败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立场。

    快讯 2019年12月26日
  • 专家:密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块链等领域 《密码法》实施将有力推动网络空间的安全建设

    据央视报道,13日,第十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在北京召开,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明年元旦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是我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密码技术广泛应用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银行卡、税收、区块链等领域,在当前网络犯罪高发的态势下,《密码法》实施后,将有力推动网络空间的安全建设,遏制网络犯罪。

    快讯 2019年12月15日
  • 门罗币合规工作组:FinCEN发布的资金旅行规则不适用于门罗币

    门罗币(Monero)表明了有关要求货币服务企业(MSB)追踪用户身份法规的立场。门罗币合规工作组近期发表声明,指出“资金旅行规则(The Funds Travel Rule)”不适用于门罗币。该规则适用于受监管的实体,而非实体交易的基础资产。”据了解,美国金融犯罪与执法网络(FinCEN)于5月发布了有关此事的准则,该准则明确规定,处理加密货币的公司必须保留任何门罗币交易记录。

    快讯 2019年12月14日
  • 宁陕县公安局成功破获“10·6”电信诈骗案,诈骗团过通过虚拟货币牟利

    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日,陕西省宁陕县公安局成功破获宁陕有史以来群众被骗金额最大的“10·6”电信诈骗案。经查,钟某建等人与境外诈骗团伙勾结,其通过购买虚拟货币,帮助境外诈骗团伙洗白非法所得资金,以此抽头牟利。目前,钟某建等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被宁陕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深挖办理中。

    快讯 2019年12月12日
  • 荷兰的立法者提高加密欺诈者最高刑期

    据The Next Web消息,荷兰的立法者可能会提高那些使用加密货币和汇款应用程序进行欺诈的犯罪者的最高刑期。欺诈者此前会被判处一至四年有期徒刑,但现在,最高刑期被提高至六年。

    快讯 2019年12月12日
  • 美国FinCEN发现与加密相关的可疑活动报告激增

    据Coindesk消息,美国反洗钱(AML)负责人周二在一次银行会议上表示,自5月以来,加密公司已经提交了7100份可疑活动报告。金融犯罪执行网络(FinCEN)主任Kenneth Blanco表示,这些报告遵循了FinCEN 5月份的指导,解释了作为美国“反洗钱”基石的《银行保密法》如何适用于加密货币领域。布兰科说,从那以后,总共有1.1万个与加密有关的SAR被提交给了FinCEN。2100个申请者直接引用了指南,“几十个”新实体提交了他们的第一份报告。这一庞大的数字表明,加密ATM机和交易所等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正在密切关注其网络中潜在的非法活动。

    快讯 2019年12月11日
  • 美国国税局《2019年刑事调查报告》:罪犯使用比特币逃税

    据ambcrypto消息,美国国税局(IRS)发布了一份《2019年刑事调查报告》,庆祝其执法100周年。该报告要求打击那些使用先进技术来逃避税收等犯罪行为,也提到了过去一年来在遏制和逮捕使用加密货币的犯罪分子方面取得的成功。美国国税局副局长Jim Lee提到了成立于2018年6月的全球税收执法机构J5。J5遵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号召,采取行动并与国际逃税作斗争。 J5还着眼于国际逃税的促成因素以及使用加密货币逃避国际税义务的行为。该报告同时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比特币进行某些欺诈行为,阐明了逮捕和关闭由比特币资助的“最大的暗网儿童色情网站”等情况。

    快讯 2019年12月9日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韶华:智能合约当中其实会有一些隐私的问题出现

    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举办。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珠江学者、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东省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韶华演讲表示,智能合约当中其实会有一些隐私的问题出现,比如说用户身份隐私可能会泄露,执行智能合约的时候,它的输入输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里的一些隐私可能会泄露,还有智能合约的代码私密性可能也会泄露。而解决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密码学当中的一些技术,包括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可信计算环境等等。

    唐韶华最后强调了隐私保护和可监管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加强隐私保护使得区块链变成犯罪分子的天堂,零知识证明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安全多方计算保护合约数据的隐私,可信计算环境,保证合约代码的私密性,要特别重视安全芯片和区块链的结合。”

    快讯 2019年12月7日
  • 澳本聪CSW:发明比特币的初衷是防止犯罪和腐败

    据区块律动消息,在 12 月 7 日举报的 BSV 北京大会上,nChain 首席科学家 Craig Wright 在与 BSV 官方协会创始主席 Jimmy Nguyen 的对话中表示,发明比特币的初衷之一是阻止犯罪行为。

    Craig Wright 表示,如果一个经济系统以匿名的形式运行,那么一定会产生腐败行为、犯罪行为,所以比特币不是匿名的,而且保护隐私的。他认为,比特币并不主打匿名,只要产生一次线下交易,或者交易双方知道对方是谁,那么匿名就失去了意义。

    快讯 2019年12月7日
  • 新华社:太原现“区块链诈骗”,投资者须防四大套路

    据新华社消息,山西省太原市反诈骗中心日前发布提示称,近期太原市出现“区块链诈骗”,已有部分群众受骗,遭受较大财产损失,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诈骗套路。太原市反诈骗中心专家表示,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要对非法虚拟货币炒作保持警惕。相关诈骗套路包括:将“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源代码”等技术宣称为自家虚拟币的技术构造;编造故事、设计模式吸引投资者眼球;涉众诈骗特征明显,兼具多种违法犯罪特征;交易平台服务器放置在境外,境内行骗、境外数钱,为提前跑路做好准备。

    快讯 2019年12月3日
  • 火星财经晚间要闻一览

    1. 阿里云发布全国首个跨境服务APP“琴澳通”;
    2. Cosmos上首个 DeFi 项目Kava主网完成第一笔转账;
    3. 最高检:严查非法集资诈骗,已针对披着区块链外衣和通过发币实施的犯罪进行相关宣传;
    4. 中科院院士郑志明:区块链在理论和技术上都需要获得突破;
    5. 嘉楠耘智联席董事长孔剑平: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比特币将成超主权货币;
    6.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资产上链离不开中心化机制,需要遵循3点规则;
    7. 清华大学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罗玫:嘉楠上市的意义在于首次将币价与股价直接链上;
    8. 莱特币MimbleWimble团队已收到111.07 LTC和0.00284 BTC捐赠;
    9. 社交平台Alfa-ENZO获42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亚马逊参投。

    快讯 2019年12月3日
  • 北京链安COO王延巍:智能合约也存在代码上的缺陷和漏洞

    11月29日,火星大学区块链公开课——全国10城公益巡讲第一站在北京举办。课程重点讲解区块链3.0时代到来,如何通过学习快速实现区块链认知跃迁,如何正确解读国家对区块链的支持与监管,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以及投资者应如何识别机会与风险等重要问题。

    北京链安COO王延巍分享了主题《区块链安全:云+链+端全解析》。在分享中,王延巍罗列了区块链安全的内涵和危害,并且强调这些危害正在扩散。其中包括交易所被盗币、智能合约代码缺陷被利用、DApp漏洞频繁被利用、数字货币与传统传销、诈骗等犯罪方式结合、Defi兴起引出技术和金融机制的风控问题、区块链在行业试点,伴生安全方面的需求、暗网、勒索病毒加剧数字货币洗钱现象等。智能合约本质上是基于公链平台的代码实现,与其它计算机系统一样,也存在代码上的缺陷和漏洞,甚至本身相关平台就存在漏洞,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快讯 2019年11月29日
  • 美国FBI逮捕涉嫌贪污基金的加密货币银行CEO

    金色财经比特币 12月3日讯 俗话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崛起银行”(AriseBank)的CEO本周毫不意外地被联邦调查局以欺诈罪逮捕。)

    新闻 2018年12月3日
  • 数据显示用于非法活动的比特币交易只有10%

    如果比特币的90%的应用程序曾经在2013年与非法活动联系在一起,那么90%的案例中,加密货币被用于合法金融投机。比特币和非法行为在目前只有10%的时间内被发现。

    新闻 2018年10月4日
  • 欧洲刑警组织:比特币在近期没有资助过任何恐怖袭击

    据CCN9月19日报道,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的一份报告显示,比特币和类似加密货币没有为最近发生在欧洲的任何恐怖袭击事件提供资金。

    新闻 2018年9月21日
  • 黑客犯罪已成网络犯罪核心所在

    近年来,随着网络犯罪的增多一些典型案件、新型案件也在不断涌现。在近日召开的网络犯罪的打击与治理论坛上,业内人士详细介绍了网络犯罪典型案件、新型案件。
    互不相识的人通过网络相约犯罪
      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总工程师郭宏伟参与侦办过多起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网络犯罪案件。
      “今年破获了惠州的一个网络犯罪案件,分几个层次,是以公司化运作的。”郭宏伟说。
      据介绍,犯罪嫌疑人黄某自己开了公司当老板,并且组织人事部、事业部等,分成不同的团队做不同的事,具体包括几个环节:首先请一些模特(漂亮女性)拍照片,对年轻男士有诱惑的照片,并在网上不断晒照片,把一些男性吸引过来。
      “这个是通过软件实现的,专门做了程序,不断推送就会有人加进来,账号人多了以后就交给业务员做,业务员跟男性对话。一般是这样几个话题,比如亲戚炒茶叶专门种茶叶的,或者是失恋了需要感情安慰,还有过生日,甚至准备自杀之类的。”郭宏伟说,“这个案件发现很偶然,有段时间不少人打110报案说有人自杀,让赶快去处理。所以通过这些我们发现了这一不法团伙。”
      另据介绍,这一不法团伙的业务员基本上招的都是无业年轻人。
      “这个案件我们抓了296人,还冻结了被骗资金3000多万元。为什么互联网会有这么多犯罪现象,就是因为经济利益刺激。”郭宏伟说。
      郭宏伟还介绍了一个去年底侦办的网络犯罪案件,同样涉及人员、资金数量巨大。
      “这是专门做手机App诈骗的,通过让人下载App之后不断充值骗钱。通过这个案件去年在好多省同时打掉一批,类似这种小公司有21家,都是专门做App诈骗,抓获嫌疑人600多人,冻结资金一个多亿,缴获服务器400多台。这些都是规模化犯罪,不是一两个人作案。”郭宏伟说。
      近年来,各方都在大力整顿电话黑卡,但相关产业链一直存在,并且成为一些网络犯罪的源头。
      郭宏伟介绍了一起由潮州市公安局办理的电话黑卡案件:潮州市移动公司通过其后台系统发现,有一个小区基站里有上百万张的卡,这些卡从来不打电话,只收短信,潮州市移动公司觉得比较可疑,于是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查处这些窝点后发现,是专门做电话挂机用来申请网络账号的。
      据介绍,申请网络账号时,需要用这些电话卡来接受验证码,几百万张卡不需要人操作,直接做一个专门的网络平台来接受验证码。接下来,就是注册网络账号,然后把网络账号卖给网络犯罪分子,包括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水军、黑客攻击等等。
      “呼死你”是让人们深恶痛绝的一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曾经发现过一些‘呼死你’的案件,有的是用来追债,有的用来敲诈勒索,还有用来强迫交易等。”郭宏伟说,“根据这些案件发现两个‘呼死你’团伙,这两个网络平台涉及人很多。顶层是两个人运作,但是下面就比较复杂,谁能赚钱就给谁干。”
      据介绍,“呼死你”具体是这样运作的:让几百部手机加入“呼死你”网络平台,用手机呼别人,呼一次就可以得积分,然后跟网络平台结算,以此赚钱。
      随着技术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网络犯罪形态。
      “一种是异地相约犯罪,全省很多地方都办过类似案件。互不相识的人约好到哪里犯罪,这也是一个新的网络犯罪形态。另外一种新的网络犯罪形态就是网络赌博,我从2000年开始打击网络赌博,到现在为止网络赌博没有减少,还在不断增加,不断产生新的变种。今年5月份我们在茂名破获了一起网络赌博案件,是通过以太币充值,庄家好隐藏起来,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实际上,炒作这些概念还有传销的成分在里面,推广网络赌博拉一些客户可以给返点,这样一来,网络传销、赌博、诈骗成了一个杂交体,成为一种新的犯罪模式。”郭宏伟说。

    新闻 2018年9月2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