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

  • 李礼辉:虚拟货币注定不能成为一种大众化支付工具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接受《白话金融》栏目采访时表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存在投机性太重的问题,所以注定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或者能够进入公共社会生活的支付工具,或者一种所谓的这种货币形态。因为虚拟货币包括比特币在内存在的这样一些问题,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出现一些关于虚拟货币炒作行为和投机行为,在这方面认为加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本身的安全性是需要得到关注的。另外,任何一个新的概念都有可能会被炒作,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这才能维护新技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快讯 2020年1月18日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国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金融市场(全文)

    区块链和数字金融将给金融行业带来三大变革。

    新闻 2020年1月17日
  • 李礼辉: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区块链技术现在还不是特别成熟,区块链规模化可靠应用的瓶颈还有待突破,我们还处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的关键机遇期。(新华网)

    快讯 2020年1月16日
  • 李礼辉:更应警惕全球性数字货币,超主权、超银行将导向金融颠覆

    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节约现金流动的成本,推进普惠金融,可以为数字资产交易提供端对端的可靠支付工具。

    新闻 2020年1月15日
  • 专访李礼辉:数字经济的下一站在哪里

    区块链技术经过十年发展,应该说还处在一个初级应用阶段,现在已经有一些规模化的商业应用,但规模总体还不大。

    新闻 2020年1月14日
  •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虚拟货币存在技术性缺陷等两大问题

    在1月13日北大国发院举办的“数字货币未来”研讨会暨《数字货币-领导干部读本》发布会上,中国银行前行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表示,虚拟货币存在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技术性缺陷。刚才我们提到的虚拟货币是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的架构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样一种架构下它的全网验证是通过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而且各个节点的运行能力也需要平衡。到现在为止不管发展的最好的比特币还是后来居上的以太坊,都不能解决交易效率和规模化应用的问题。”

    “第二,经济性的问题,或者经济性的缺陷。它因为缺乏足够的实体资产做支撑和信任背书,它的价值不问题,投机性太重,在2018年虚拟货币,比特币它最低的价格是3158美元一枚,年初最高的价格是19700多美元一枚。最低价格跟最高价格之间跌了84%。”

    快讯 2020年1月14日
  •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地缘政治可能会让美国有条件批准 Libra

    据财新网消息,在 1 月 13 日北大国发院举办的「数字货币未来」研讨会暨《数字货币-领导干部读本》发布会上,中国银行前行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称,如果美国试图保持金融霸权地位,夺取数字货币全球主导权,美政府可能对 Libra 给予行政核准,并附加其锚定货币篮子中美元比重提高的条件。

    他表示,目前为止,Libra 在美国国内也还受到很多质疑,包括来自美国的政客和政府部门。但在法规之外,到底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打动美国的政府、政客的?我觉得应该是国家的经济金融战略。地缘政治,或者说大国间的经济金融竞争,也许会让美国有条件批准 Libra。

    快讯 2020年1月13日
  •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虚拟币存在技术性和经济性缺陷

    近日,原中国银行行长、现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作了以“区块链技术变革与产业创新”为主题的内部交流。李礼辉认为,虚拟币存在技术性和经济性缺陷;数字资产市场理论上有可能建立公平对等、点对点的直接交易机制,从而淡化中介甚至取消中介;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有可能对传统的金融机构造成颠覆性冲击。(同花顺财经)

    快讯 2019年12月31日
  • 李礼辉:区块链可以加持商业信用的数字信任

    据新浪河南消息,12月26日,由中原银行与《财经》杂志主办的数字经济与商业银行转型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数字技术变革将重构经济模式。区块链可以加持商业信用的数字信任,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构建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

    快讯 2019年12月26日
  • 李礼辉: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用区块链解决信任问题

    12月14日消息,在第二十一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发表演讲称,金融配置失衡,需寻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实体经济的可行路径。李礼辉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长远,务实可行。对此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设数字信任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发现信用,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任问题。第二,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合理的信贷定价,应该覆盖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第三,完善财政税赋制度。调整小微企业的税赋结构,减少中间税,细分所得税;适当扩大小微金融业务税赋优惠,对金融机构发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免除或大幅减少增值税和所得税。第四,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长期投资,吸引并规范保险、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快讯 2019年12月14日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不建议投资虚拟货币,更看好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的数字货币,金融机构的数字货币或者说可信任机构的数字货币,未来还是有发展的空间。”

    新闻 2019年12月10日
  • 李礼辉:应推进观念、技术、服务和制度的创新 打造新时代的新金融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12月7日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社会面临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为我国的金融业创造了全新的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可归纳为具备支付能力的老龄化品质生活的需求、具备投资能力的全球财富管理市场,以及具备普惠信任的数字化经济社会架构。应推进观念、技术、服务和制度的创新,打造新时代的新金融。

    快讯 2019年12月8日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区块链原代码基本都不是中国自己的,这很危险

    据新浪财经消息,由财经杂志主办的主题为“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的2019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于12月7日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并演讲。李礼辉表示,区块链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形成,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底层技术还不成熟,我们的规模化、可靠运用的瓶颈还没有突破。现在区块链所采用原代码基本上都不是中国自己的,这种技术性的依赖会造成未来发展比较大的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快讯 2019年12月7日
  • 火星财经晚间要闻一览

    1. 国家信息中心单志广:区块链要服务于国家战略;
    2. 央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3. 中国移动与韩国电信将共同开发区块链计费系统;
    4. 李礼辉:中国或许会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
    5. bitFlyer欧洲推出「即时购买」新功能,用户可使用多种方式直接购买加密货币;
    6. 外媒:Kelly Loeffler被任命为议员或将推动乔治亚州区块链立法;
    7. 周小川:全球性数字货币需要一个类似全球央行的机构;
    8. 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孙世文:海南省会加快自贸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整合;
    9. 中国香港-菲律宾将联合推出双层数字货币,以提升双边贸易支付效率。

    快讯 2019年12月5日
  • 李礼辉:区块链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再造商业模式

    据新浪财经消息,11月29日,在ReFinTech金融科技峰会上,中国互金协会区块链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区块链技术理论上具备分布式、端对端、开源式、多中心的特征,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重构技术架构,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再造商业模式。

    快讯 2019年11月29日
  • 李礼辉:DC/EP推出后央行仍拥有货币调控的绝对权力

    据新浪财经消息,11月29日,在ReFinTech金融科技峰会上,中国互金协会区块链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构成构成法定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根据有关信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可能称作DC/EP,即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我国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投放体系,传承间接发行模式。“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的间接发行模式相较于“中央银行-公众”的直接方式模式有以下几大优点:一是中央银行可以拥有货币市场调控的绝对权力和能力,可以直接吸收公众存款,这将限制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二是可以传承先行的货币市场运营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意味着:不必另起炉灶再造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不必除旧布新重构货币发行和管理格局,有利于管控风险。不必瞻前顾后衔结不同特性的货币发行模式,有利于稳定市场。

    快讯 2019年11月29日
  • 李礼辉: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

    据新浪财经消息,11月29日,ReFinTech金融科技峰会在北京新世界酒店召开,中国互金协会区块链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并演讲。演讲的主题为“国家战略和法定数字货币“。李礼辉表示,区块链有三大关键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可以定义为各参与方基于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建立数字信任的分布式共享账本,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和特点包括以下四点,区块链是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上链数据难以篡改。区块链是基于时间戳的实时运行系统,指定数据可以共享。区块链是基于智能合约的自规则,技术性信任可以认证。区块链是基于加密算法的端对端网络,交易对手可以互选。

    快讯 2019年11月29日
  • 李礼辉:区块链技术可节约商业信用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信用形成的传统模式有明显的局限性,在过去的供应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区块链建立了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节约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今日,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财经》智库等联合承办的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上,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在谈到区块链技术在商业信用上的应用时作了以上表述。     
    李礼辉指出,信用形成的传统模式有明显的局限性。由于信任需要积累,因而信用的建立需要较长的周期,信用形成的成本高;由于必须经过可信任的中央节点,小范围的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认可的信用记录,信用可及的范围小。在过去的供应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一些电商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电商平台发现信用,创造信用,发掘小微企业和平民大众的信用价值。越来越多的科技平台、金融机构随后跟进。     
    “区块链建立了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能够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环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纽带,节约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李礼辉表示,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可信数据登记与证实平台,可以容纳更多的交易对手。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数字信任可以加持商业信用。     
    毋庸置疑,新技术也会对普惠金融带来一定的影响。     
    “区块链能够在信任比较薄弱的环境下通过技术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商业信用机制建设成本太高的问题,能够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区块链如果采用联盟链的技术架构,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体系,进而建立高效的网络,可以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李礼辉近期表示。     
    不过,李礼辉也直言,区块链技术如要在规模化的商业应用领域形成颠覆性竞争优势,就要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品质,既要满足高频次交易需求,也要达到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标准。     
    他指出,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目前的底层技术攻关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隐私保护技术。在区块链共识机制下,如何有效屏蔽敏感信息,提高组合环签名、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密码学技术的性能和效率。  
    二是真实性监督机制。如何保证上链前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各类资产溯源时,真正形成闭环,避免信息失真,防止投机。     
    三是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如何避免智能合约的技术漏洞,同时实现可控的业务逻辑修正和合约升级。     
    四是密钥技术。密钥安全是区块链可信的基石,在私钥唯一性的技术结构中,如何有效防止私钥被窃取或恶意删除,并且能够对私钥丢失、被窃予以补救。     
    五是区块链架构。在规模化的商业应用中,区块链技术平台不可能独树成林,必须与现有信息技术平台链接。区块链架构如何实现与相关信息技术系统的无缝链接,并且达到可靠性、持续性要求。

    新闻 2019年5月21日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万字长文解读数字货币

    2018年12月20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办的数字金融资产大讲堂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发表了题为“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的主题演讲,研究中心主任罗玫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

    人物 2018年12月24日
  • 今日推荐 | 万字长文: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深度解读数字货币

    李礼辉:区块链金融应用最佳的路径应该是分布式、多中心、有中介的联盟链架构。

    人物 2018年12月24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