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湖南日报:区块链等技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湖南日报发文“创新法治中国 推进中国之治”。文中指出,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离不开技术与制度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新技术既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也对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形成了威胁,需要创新法治体系,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积极创新回应。
-
Bitcoin Association创始主席Jimmy Nguyen:区块链技术将改变互联网技术 甚至比互联网技术更强大
据钛媒体消息,在2019 T-EDGE新金融峰会暨CHAINSIGHTS金融科技与区块链中国峰会上,Bitcoin Association创始主席Jimmy Nguyen 发表主题演讲表示,区块链和比特币将是引领我们这一代人的主要技术,它会改变互联网技术,甚至比互联网技术更加强大。他进一步解释称,比特币把数据和货币价值通过一个网络协议集合在一起,它给数据赋权,使数据有更大的力量。
-
AWS高级架构师杨历: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是未来十年的革命性技术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会上,AWS 大中华南区解决方案高级架构师杨历发表题为《区块链性能优化的思考和实践》的演讲。他表示,云计算、移动、社交是过去十年的技术革命,下一个十年要看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IoT)。“云计算是区块链创新的很重要的基础设施”,杨历说,目前,AWS的许多行业客户正在引入区块链,Coinbase、Ripple、纳斯达克等企业都在使用AWS构建区块链业务,三星、普华永道、埃森哲、德勤、英特尔、IBM、以太坊基金会、超级账本、R3、Consensys等都是区块链合作伙伴。在他看来,区块链非常复杂,很多业务不需要用区块链。比如,对于中心化的账本,可以用分类账数据库的方式来做,而不需要使用区块链。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巨强:数字货币的兴起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的潮流
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举行。在8日的区块链金融专题论坛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巨强表示,人类货币的发展有一个基本规律:不断的降低成本,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货币的兴起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的潮流。他还指出,未来人类的货币一定会变成数字货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数字货币在发行流通、管理方面会变得越来越成熟。未来中央银行可能会集中发行数字货币,所以未来我们可能真的不需要任何纸币和硬币,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发行方式、拥有货币的方式也将被彻底颠覆。(巴比特)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区块链的发币要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下进行,以真实货币为基础
据每经网消息,12月8日上午,在钛媒体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联合主办的2019 T-EDGE新金融峰会暨CHAINSIGHTS金融科技与区块链中国峰会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区块链的全部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其在各个行业的实际应用。“区块链技术要行稳致远,健康发展。”侯云春表示,区块链是个中性技术,比特币的问题不应由区块链来承担,区块链的发币要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下进行,以真实货币为基础。
-
建信金科王雪: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上链单位账户达319万户,明细数据4.8亿条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会上,建信金科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王雪发表题为《区块链应用实践》的演讲。她介绍称,建信金科已经开发了企业级的区块链BaaS平台,支持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电子证照、数据共享、住房租赁、部委公积金等场景。她重点指出了建信金科在贸易金融三个领域的区块链实践:贸易金融、区块链租赁、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关于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目前已有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303家公积金中心介入。上链单位账户319万户,明细数据4.8亿条,个人账户明细66亿条,公积金贷款账户1998万户。
-
诺奖获得者:区块链技术不可能取代银行的地位
12月8日,在2019 T-EDGE 新金融峰会暨 CHAINSIGHTS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中国峰会上,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ean Tirole表示,区块链会带来更好的收益,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但对于某些国家和某些业务而言,它带来的是破坏效应和负面效果。很多人觉得新兴技术会是决定性的作用,从某些角度来说确实是如此,但是这样想是错误的。Jean Tirole认为,区块链技术不可能取代银行的地位,比如银行承担着存款储蓄的功能,而这是需要满足长期、安全的要求,而区块链是没有办法替代这些长期的银行服务的。(巴比特)
-
中再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冯键:“区块链+”在联盟链领域已发挥作用,是场景变革的基础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会上,中再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总经理冯键发表演讲,分别阐述“产业+区块链”和“区块链+产业”的基本逻辑差别。他认为,前者把区块链作为技术手段,重点提升效率,关注产业场景的技术应用个,且区块链不是唯一手段;后者则把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支撑,重点是去中心化、平台化、分布式,本质是产业传统逻辑变革。谈及区块链商业价值,冯键援引Gartner报告表示,区块链商业价值逐步走向成熟,预计未来6~7年相关产业投资和成熟商用模型将显著成长。“区块链+”在联盟链已发挥作用,是场景变革的基础。
-
招商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周天虹:稳定币和DeFi值得关注,公链应用具有独特价值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会上,招商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周天虹发表题为《区块链应用发展的方向和思考》的演讲。他表示,区块链本质是一种应用型技术,在存证、信息共享、供应链金融等很多领域都很适用。他解释称,比如在存证领域,多方分布存储、链上数据难以篡改、数据权属等特性能够解决业务流程长、存证成本高、证据易丢失、举证复杂的问题。“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建立了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生真是版权协会建立了E证链、深圳税务局也拓展了区块链电子发票等应用场景。国税总局已经准备在全国复制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模式。”
-
武汉区块链企业达369家
据长江网消息,据企业征信机构「天眼查」最新工商注册数据显示,今年武汉新增经营范围涉及区块链公司147家,全市达369家。在中央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东风下,武汉区块链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业内人士看来,武汉区块链产业发展接下来后劲十足。同城双星的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区块链存储研究中心,凤链和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存储系统等,华科大金海教授团队在区块链共识机制安全、智能合约安全性、数字资产安全性研究方面实力雄厚。“链塔智库”发布报告也认为,武汉区块链专利位于全国前列。
-
中科院大学数字经济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魏先华: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已形成共识
北京时间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字经济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办的《数字经济新路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论坛在北京举办,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字经济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魏先华教授就《区块链细微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发表了主题演讲。魏先华表示,目前供应链金融行业依旧存在核心企业动力不足、信用传递层少、非标准债券资产估值难、产融风险交织、难以评估与管理等诸多痛点,魏先华认为目前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已形成共识,用区块链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是必经之路。(星球日报)
-
保利文化蒋迎春:保利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在拍卖行业中的应用
据光明日报12月8日消息,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3636.HK)总经理、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迎春蒋迎春表示,保利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在拍卖行业中的应用,如成功应用或可为网络交易艺术品溯源、真伪鉴定等核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建立公开透明的艺术品网络交易环境。
-
金融界网站胡雯: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保险业变革中至关重要
近日,金融界网站副总编辑胡雯发言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杠杆、第一动力,创新要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在保险业变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区块链正在与不同技术之间融合
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介绍,科技创新会带来量变风险与质变风险。他举例:金融科技会大幅降低资金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连接费用,但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并不会消失。 “不仅如此,金融、技术和网络风险更易产生叠加与聚合效应,使风险传递得更快、波及面更广,且在技术性风险、操作性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等层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杨东说。 杨东还说,区块链正在与不同技术之间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模糊,其在金融科技领域引发的风险已经慢慢体现出来。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存在多个风险点
在人民网发文《新技术是”双刃剑”:发掘区块链潜力 警惕多种潜在风险》中,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认为,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存在多个风险点。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是区块链的主要特征,随着技术发展,新的隐私保护风险不容忽视。此外,当前诸多区块链应用主要是基于对国外开源技术的改进、提升,大规模应用存在互联互通风险,有可能形成众多新的信息孤岛,甚至有可能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另外,要防止出现针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过热投资,以免出现资源浪费。
-
李礼辉:应推进观念、技术、服务和制度的创新 打造新时代的新金融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12月7日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社会面临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为我国的金融业创造了全新的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可归纳为具备支付能力的老龄化品质生活的需求、具备投资能力的全球财富管理市场,以及具备普惠信任的数字化经济社会架构。应推进观念、技术、服务和制度的创新,打造新时代的新金融。
-
广发银行正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据大众证券报12月8日消息,广发银行正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通过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技术打破不同银行、不同行业间的业务与信息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从而拓宽银行与各其他行业间的合作模式。目前广发银行已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集团内部的积分共享、转换、兑换,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提升集团客户体验。
-
Ripple高管称准备在美国和海外促进金融包容
据Dailyhod消息,Ripple的UBRI Connect2019大会上,Ripple公司首席技术官David Schwartz表示,Ripple准备在美国和海外促进金融包容,为美国和海外的人们带来更大的财务平等。Schwartz称,有2400万美国人没有足够的银行存款,而全世界有近20亿人。这些人都无法充分获得主流金融服务。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韶华:智能合约当中其实会有一些隐私的问题出现
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举办。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珠江学者、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东省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韶华演讲表示,智能合约当中其实会有一些隐私的问题出现,比如说用户身份隐私可能会泄露,执行智能合约的时候,它的输入输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里的一些隐私可能会泄露,还有智能合约的代码私密性可能也会泄露。而解决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密码学当中的一些技术,包括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可信计算环境等等。唐韶华最后强调了隐私保护和可监管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加强隐私保护使得区块链变成犯罪分子的天堂,零知识证明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安全多方计算保护合约数据的隐私,可信计算环境,保证合约代码的私密性,要特别重视安全芯片和区块链的结合。”
-
张龙:微众银行近期将发布一款业界真正可用的跨链解决方案
12月7日,在以“从技术开源到产业连接”为主题的区块链公开课。微众银行区块链高级架构师张龙指出,当前的区块链面临节点多、数据量大、隐私保护以及账户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微众银行采取同构跨链、多链平行扩容以及群组模式构建分层分组的纵深协作关系,采取分布式存储方案应对性能和容量问题,采用分层设计和账本加密解决隐私保护问题,在治理方面,管理者、使用者和建设者系统分离,各司其职。基于以上解决方案,微众银行联合金链盟打造了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自主研发并开源中间件平台WeBASE、实体身份标识及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WeIdentity、消息协作解决方案WeEvent,据张龙透露,微众银行近期还会发布一款业界真正可用的跨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