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
-
近50亿美元庞氏骗局OneCoin被拍成系列剧,版权拍卖出高价
近50亿美元庞氏骗局维卡币(OneCoin)仍在继续他们的骗局,其传销故事的系列剧版权被高价出售,而电视剧播出的警示作用似乎远不如其宣传效果,这部电视剧只让骗局更猖狂。OneCoin发起人仍在继续他的骗局,他们现在开始用电视剧来宣传这个项目了。2月4日,《消失的加密女王(The Missing Cryptoqueen》播客的电视转播权卖给了New Regency电视台。而且,据播客主持人Jamie Bartlett说,OneCoin的推广者们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他在推特上写道,“OneCoin的推广人员正在利用这个新闻故事歪曲自己,然后利用新闻来推广自己的骗局。难以置信!”节目的发起人是Kamran Hye,她为电报频道OneLife做广告,声称要出售OneCoin,而这些一开始就不存在的代币竟然被以天价出售:起价为13140欧元。Hye 写道,“《消失的加密女王》电视连续剧的竞标已经卖出了一大笔钱(未披露),因为许多著名的制作公司都想得到版权,市场需求强烈。”(Decrypt)
-
加密传销计划Dunamiscoins受害者要求乌干达政府对该事件负责
加密货币传销计划Dunamiscoins的5000多名受害者已向乌干达议会请愿,要求退还他们在该骗局中损失的钱。根据乌干达议会于1月16日发布的官方公告,请愿组负责人Arthur Asiimwe向议会发言人Rebecca Kadaga提出要求,声称政府授权了涉嫌诈骗的公司的执照,乌干达政府必须对该事件负责。(Cointelegraph)
-
新京报总结交易所七大割韭菜套路
新京报今日发表题为《交易所七大割韭菜套路》文章指出,强监管下,仍有不少交易所顶风作案,“割韭菜”新套路频出。七大割韭菜套路包括:新名目IMO、IFO上线,拉人头涉嫌传销;双币理财被监管点名,背后吴忌寒隐身;博彩游戏疑为变相ICO;满币、牛顿疑似存空气币;交易所用“外国户口”;项目方和交易所“亲如一家”,有团队专职“拉盘砸盘”;用户通过场外交易购买虚拟币。
-
经济日报:警惕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
1月3日,经济日报刊文《警惕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证监局日前联合发布防范虚拟货币交易活动风险提示。经调查,当前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正在面向境内居民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甚至通过数字货币抵押推出“零息借贷”“双币理财”等项目。“这严重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7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位负责人表示,投资者需准确认识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的本质属性。所谓“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对辖内各金融管理部门、网络电信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对虚拟货币交易、ICO及变相ICO持续保持监管高压,综合运用现场约谈、行政调查、封停网站、刑事立案等手段予以打击。
-
江卓尔:被拉进币圈要先挨一刀,李笑来糟蹋了宝贵的新人资源
1月3日,有微博网友发文称,李笑来ETF产品接近腰斩,且产品中夹带私货。对此,江卓尔转发相关评论并评论称,被李笑来拉进来的人要先挨一刀,永久亏钱,用户留存率低。更有很多人被骗后,从此逢人就说区块链币是骗局,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也影响全社会对我们的看法。李笑来(像传销资金盘等劣质入口一样)糟蹋了宝贵的、有限的新人资源。
-
火星财经午间要闻一览
1.以太坊缪尔冰川硬分叉预计1月2日进行;
2.Grin开发者更新莱特币MimbleWimble 12月份开发进展;
3.原检察院工作人员:币圈人最易涉及盗窃罪等五大刑事风险;
4.明年区块链等新技术将应用于广州城市管理;
5.美国SEC委员:仅靠SEC无法解决加密货币的监管问题,或需要国会支持;
6.海南日报:区块链成为海南十大理论热词之一;
7.数据:区块链50样本股民企占比8成;
8.新京报:对“区块链”传销需露头就打。 -
阅读挖矿设饵, “今日趣闻”冒牌趣头条发币
很多用户不知道的是,以“阅读挖矿”为旗号发行WTC币及CNC币、构建交易平台的行为可能已触及2017年“9·4”有关代币发行融资的监管红线;直推新人购买矿机的三级推广奖励模式,还可能涉嫌传销行为。
-
新京报:对“区块链”传销需露头就打
12月30日,新京报刊文《对“区块链”传销需露头就打》。文章表示,打着区块链幌子的新型传销,与正经投资有着本质区别:它不创造财富,而只会在体系内实现财富转移,坑的还是投资者。一个社会对新生事物的宽容,绝不应被误读为对割“韭菜”骗局的纵容。打击新技术名词下的骗局,既需要有效的科普、普法宣传,更需要监管部门为新生事物的发展及时画出红线,避免公众的认知出现混乱。
-
广西贺州“U宝币”特大虚拟货币传销案宣判,涉案资金高达11.7亿元
据中新网广西消息,12月24日,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了“U宝币”特大虚拟货币传销案。法院审理查明,2018年1月,王逸凡、滕肖等人,利用刘凯、滕肖等人创建“U宝”平台,依托优联万家公司进行公司化运作,发行虚拟货币U宝币,以推销“U宝币”为名,组织、领导参加者以购买“U宝币”的方式获得加入资格,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经鉴定,至案发时,会员购买U宝币等的涉案资金高达11.7亿余元。公安机关扣押、冻结涉案公司账户15个,个人账户188个,扣押、冻结涉案金额高达2亿余元。审判结果显示,主犯王逸凡因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钟山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万元。
-
央行重申:谨防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法定数字货币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12月11日一线消息,央行今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重申“谨防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法定数字货币”。
文章称,近日,有个别机构将相关产品冠以“DC/EP”或“DCEP”之名进行交易,人民银行已于11月13日发布公告(附后)提醒广大公众不要上当受骗。人民银行重申: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
中国新闻网:打着区块链名号的骗局有很多明显的特征,存在多种违法风险
12月5日,中国新闻网发文称,随着区块链再次掀起热潮,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等方式,利用人们想要一夜暴富的心理来敛财,其实是以区块链之名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纵观这些打着区块链名号的骗局,其实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且有很多明显的特征,包括网络化、跨境化明显;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存在多种违法风险。具体来看,要识别骗局可以看该项目是否真的运用了区块链技术,查清团队和项目背景、网站内容、项目前景描述,如果有模糊不清,或者过于天花乱坠,那么十有八九是骗局。世界上最好赚的钱是想一夜暴富人的钱。正如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言: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
新华社:警惕披着区块链马甲的金融诈骗重出江湖
不少诈骗活动以区块链技术包装迷惑投资者。
-
江卓尔:监管在逐步落地,数字资产交易是全球化市场
莱比特矿池江卓尔刚刚在微博上表示,监管在逐步落地,数字资产交易是个全球化市场,除非隔绝于世界,否则堵是肯定堵不住的,只能疏。他还表示,希望监管解决黑钱和传销币、圈钱币的问题,希望再过几年,交易数字资产时能开始交印花税。
-
北京链安COO王延巍:智能合约也存在代码上的缺陷和漏洞
11月29日,火星大学区块链公开课——全国10城公益巡讲第一站在北京举办。课程重点讲解区块链3.0时代到来,如何通过学习快速实现区块链认知跃迁,如何正确解读国家对区块链的支持与监管,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以及投资者应如何识别机会与风险等重要问题。
北京链安COO王延巍分享了主题《区块链安全:云+链+端全解析》。在分享中,王延巍罗列了区块链安全的内涵和危害,并且强调这些危害正在扩散。其中包括交易所被盗币、智能合约代码缺陷被利用、DApp漏洞频繁被利用、数字货币与传统传销、诈骗等犯罪方式结合、Defi兴起引出技术和金融机制的风控问题、区块链在行业试点,伴生安全方面的需求、暗网、勒索病毒加剧数字货币洗钱现象等。智能合约本质上是基于公链平台的代码实现,与其它计算机系统一样,也存在代码上的缺陷和漏洞,甚至本身相关平台就存在漏洞,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
CCTV13重申:央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未授权平台
今日,CCTV13再次援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强调,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目前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
央视网:中国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未授权平台交易
据央视网消息,近期,网传消息称,人民银行已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更有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的名义将相关数字产品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公告强调,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目前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
CCTV13:投资者不应将区块链技术与虚拟货币混同
今日央视新闻引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央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目前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者“DCEP”在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同时,央视新闻报道,虚拟货币炒作抬头,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上海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对为注册在境外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宣传引流等服务的问题企业进行整改退出。 央视新闻指出,投资者不应将区块链技术与虚拟货币混同,虚拟货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
-
链安Linance交易平台完成数百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据7月11日消息,Linance(链安)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今日正式对外宣布获得由Dapp Capital领投的数百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Linance(链安)交易平台成立于2019年,目标成为“链接世界的创
-
公安部点名虚假项目“金砖数字货币” 小心披着区块链的传销
5月20日,公安部20日公布第二批61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虚假项目和组织。在名单中,第42个项目“金砖数字货币项目”看起来“币圈范儿”十足。这个名字的确容易引起普通民众对混淆,PANews发现,不少网友在百度知道上还对此发起了提问如“这个项目是国家行为吗?金砖数字货币是真的吗?金砖资产货币项目是传销吗?”
-
二手矿机背后的猫腻:警惕“矿机模式”的传销骗局
自发改委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入淘汰类产业后,国内开采比特币的矿机市场如何?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二手”比特币矿机遭到抛售。同时,一些利用矿机概念做的非法传销投资骗局层出不穷。在分析人士看来,一些矿机商利用类似传销模式售卖矿机,而投资者所接手的矿机,很难产生实际挖矿收益,最终演变成接力游戏,存在整体模式坍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