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一位老韭菜2018年的投资复盘及经验总结
又快到写年度总结的时候,最近如果币圈没太多事发生的话,佩佩也要来做些总结和展望的内容了,今天先做一部分吧,熊市嘛,时间充足,咱们慢慢来。
-
什么是共识?从可口可乐硬分叉想开去
产品性能更强就会得到更多的共识吗?又或者:共识仅仅是表面的一套程序吗?答案是否定的。经过长时间的锤炼,Bitcoin 的共识已经从一套软件升华成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就像可口可乐的品牌一样。
-
徐可出淤泥而不染?ONO可信度不及网红创始人的脸蛋
无畏熊市,网红创业者徐可,携其创办的ONO社交网络代币ONOT上线交易所,在众多币种归零的今天,ONOT也遭遇了暴跌的命运。
在自导自演和恶意砸盘之间,ONOT陷入了罗生门,难逃空气币嫌疑。
ONOT究竟有没有前景,和同样发力于内容创业领域的区块链项目简书相比,在用户数量和内容价值都落后于简书的情况下,ONO项目的胜算又有多大?文/壹块硬币
1暴跌是被砸盘还是自导自演?
熊市发币本身就要承担较大的下跌风险,但是依然有项目方无畏无惧的在当前寒冬下上线自己的代币,徐可的ONOT便是其中之一。
ONOT12月11日正式上线KUcoin交易所,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就在11日下午,传出创始人徐可在朋友圈吐槽,ONOT遭遇他人恶意砸盘,但投资者并不这样认为,ONOT的暴跌陷入了罗生门,各说各有理,难辨真假。11日晚间,ONO社区发公告称,项目遭遇名叫火锅人的投资者砸盘,导致ONOT上线后价格大幅下跌。ONOT的运营负责人称“火锅人通过混迹在ONO社群以以出货以及囤货的名义,双向骗取ONOT与ETH,并且收完之后就跑路。”。
据ONO项目方提供的资料显示,火锅人共计骗取了超过4亿的ONOT,而徐可的ONO团队称已报警。
然而很多投资者对于砸盘这个说法并不认可,认为这件事情存在诸多可疑之处。有投资者发出疑问“一个币不到1分钱,4个亿也才40万,这点钱就能砸盘?”
“一个人可以在社群中连续成功诈骗4个亿的币,这有点说不过去啊?”还有投资者提出“难道还不让持有人卖币了?这估计是项目方自导自演吧,然后找个借口说别人砸盘。”硬币君根据ONO的白皮书发现,ONOT的初始发行量为750亿,最终总量预计维持在1000亿。
在分配计划中,ONO的创始团队持有200亿,共建合伙人持有350亿,生态激励池占200亿,并建设激励池,每年持续增发50亿,自第六年起,每年将可能销毁最高不超过50亿的ONOT。
目前ONOT市场流通量为120亿,占初始发行量的16%。如果真如公告所说,火锅人拿了4亿来砸盘,那他的占比也不到这次流通量的三十分之一,何况是在币价如此低廉的情况下,如此说来,把ONOT的币价暴跌完全归罪于投资者砸盘并不合理。
硬币君就投资者的这些疑问咨询ONO团队,对方称目前正在收集火锅人的犯罪证据,不方便透露更多细节。
其实早在ONOT上线交易所之前,就有有大量投资者表达了ONOT上线交易所的担心。一些投资者基于当前持续下跌的市场,认为目前上线交易所可能导致币价破发甚至暴跌归零。
尽管如此,更多的投资者担心,如果现在不上线交易所,随着市场的竞争激烈,5G风口来临,这种基于图片和文字载体的社交网络很可能面临过时的风险,到那时手里的币更不值钱,变现的难度可能更大。
在左右不讨好的背景下,ONO项目方及其投资者均面临巨大压力,那么从项目本身来说,ONOT究竟有没有前景?2与简书竞争,前景不明朗?
ONOT的开场似乎有些狼狈,但是这也只是开始,真正给它带来挑战的是来自传统互联网企业的竞争。
越来越多的市场专业人士认同以下三点——首先,区块链不是万能的。其次,区块链并不适合任何行业。再次,区块链创业最好避开互联网巨头的势力范围。
根据ONO的白皮书显示,ONOT是一种基于ONO社交网络的代币,目标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自由平等、社会共治的社交网络,定义注意力价值,让内容创造者可以完全拥有并获得劳动成果带来的全部价值。
与暴跌后价格接近归零的GSC社交币一样,ONO币也聚焦于在社交领域的内容创作,这正是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势力范围。在传统的互联网中,平台的缔造者往往可以深度剥削用户带来的流量价值,这正是互联网巨头维持业绩、股价的安身立命之本。
徐可在一次采访中分析称,内容创造者最大的痛点在于创造了优质内容,却没有享受到合理收益。
首先,流量会被剥削,比如当平台有盈利需求的时候,它会做粉丝通之类的节流工具,内容创造者需要付费才能给自己的粉丝看内容,简直是无稽之谈。
其次,平台打广告的时候,在作者的内容后面打广告,是不会给作者付费的。平台拿着内容创造者的注意力价值变现,但是没有付给对方一分钱。
中心化平台像一个极权帝国,决定了信息的分发、订阅,利益分配,甚至垄断用户言论的自由。
优质内容创造者无法得到公平合理的收益,尤其是影响力相对较小的个人用户,这一直是内容创作领域的痛点。
而ONOT并非首个采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这一痛点的公司,创立于2013年的简书,用户总量超过1000万,曾经一度和知乎、豆瓣等内容创作平台相提并论。
简书在201年9月份发布了白皮书,宣布和和Fountain合作,发行的代币称之为 FTN,目前Fountain的总发行量是30亿。
其中15亿个将作为基金会预留,5亿个将赠与简书,剩余10亿个将用于社区支持计划。FTN也设计了增发机制,将每日增发100万个 FTN 用以生态激励,首年增发率约为12%,随后逐年降低,趋近于0。
目前FTN也宣称将上线交易所,而ONOT已经面向用户发放了3.23亿枚。综合对比二者的白皮书,针对的是同样的痛点,不过二者之间的用户体量却有着天壤之别,简书在业内早已小有名气,用户数在1200万左右,远超ONO的300多万。
在代币发行上,简书的总发行量30亿,而ONOT的发行量高达1000亿。ONOT在用户数量只有简书的四分之一的情况下,代币发行量却是对方的33倍,每年的增发量都远超对方的总发行量。
另一方面,从双方在内容领域的创作情况来看,简书成立的时间较长,已经有大量的用户和内容沉淀,发行代币对于简书而言是应需而生,虽然简书在内容创作领域的质量和深度已经落后于国内的知乎和豆瓣。不过,硬币君在实际体验ONO的DAPP后发现,ONO的用户大多数是为了撸羊毛获得ONOT代币,不少用户发布的内容都以吸引眼球的内容为主,包括大量美女图片,转载抄袭的鸡汤文,甚至一些养生保健的文章也频频出现。
整体内容的质量、原创性以及深度都相对缺乏,长此以往,内容创作很容易出现大量的灌水,在ONO生态中的羊毛红利减少或者ONOT不能升值的时候,这个DAPP也将失去活力。
但不管ONO如何变着花样在社交领域开展业务,社交业务属于互联网巨头的核心利益,这一块根本不允许区块链创业者分割蛋糕。
多个社交币种纷纷暴跌正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投资者显然相信这样的逻辑,巨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3
徐可是科技圈还是娱乐圈?虽然综合来看,无论用户数量还是内容生态,ONO似乎都不敌简书,但是若论创始人在区块链领域的知名度,ONO的徐可恐将更胜一筹,事实上,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徐可的脸蛋和身材,远比她的ONOT更为可信。 徐可上一次大面积曝光还是在李笑来的“录音门”事件中,徐可先是在朋友圈主动“翻译”了易理华对李笑来的回应,顺带还揭露朱潘和易理华投资的项目META是骗子项目。
而随后易理华在徐可朋友圈称,徐可曾为了获得投资陪投资人睡觉的言论,立刻点燃战火,引来李笑来助威,虽然最终双方出乎意料的握手言和,但是也让众人扒出——徐可和曾经的币圈大佬李笑来关系匪浅。
而ONO项目也有获得李笑来雄岸基金的投资,二人可谓利益相关。
而徐可本身就是一个有网红身份加持的创业者,2013年就和同学一起挖矿,2014年遭遇熊市的时候将手里的2万枚比特币清仓。随后开始回国创业,做过社交软件ERA、区块链游戏Cryptodogs(加密狗),年轻貌美还有为引来众多媒体报道。从某种程度而言,徐可本人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淡定和大胆,不仅是其早年间的街头飙车翻车的新闻显现出来的不羁。
即便是现在已经带领团队创业的她,在言行上依旧无所顾忌,就在12月7日还在微博上怼了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儿子何猷君。
在币圈,徐可言行更是胆大,虽然身处币圈创业,但她的一言一行,似乎在与币圈切割。早在7月份,徐可便在公开场合称币圈“充满了骗子、空气、虚假、割韭菜”,言论大胆直率,当然也得罪了一圈人。
对于这样一个年少成名、行为大胆而且言辞犀利的币圈创业者来说,徐可的ONOT上线交易所难免引来众人的“围观”。然而,如今她自己的项目代币上线,就迎来了“恶意砸盘”,币价不足2厘钱,和她曾经怼过的空气币表现的一样。
究竟徐可是被定位于科技圈人士还是娱乐圈人士,已难定论。毕竟,徐可严厉抨击圈内的空气币骗人割韭菜,似乎,徐可与她的项目是出淤泥而不染,站在了一条良心创业、价值投资的船上.
只是当她自己的币种项目暴跌,被质疑为空气币,沦落到惨不忍睹之局面,此时此刻,徐可又将如何重新定义空气币? -
人肉矿机走路即挖矿 熊市里的资金盘
随着“趣步”类“走路即挖矿”项目的爆火,“进食即挖矿”、“拉屎即挖矿”、“活着即挖矿”.也纷纷上场,人类肉体成为项目方收割的最后一程?
-
除了迅雷,为什么其他厂商在共享计算+区块链业务上“团灭”
继斐讯、极路由、新路由出事后,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的“共享计算+区块链”之路恐也将面临夭折。
-
5大巨头入场瓜分3万亿市场!加密世界vs.互联网史诗战争将打响!
据普华永道估计,2030年加密世界市场价值将突破3万亿美元。商场如战场,一时间,以FAMGA(即Facebook、苹果、微软、Google和亚马逊)为主的传统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入场,开始布局加密世界,而加密世界中的土著:加密社区也开始积极备战,利用自身的优势抢占先机,大战一触即发。
-
即将到来的以太坊(ETH)硬分叉全面解析
2018年12月7日,ETH开发团队在核心开发者会议上达成一致,君士坦丁堡升级将在区块高度7,080,000时进行,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更改代码,升级区块链。若选择升级区块链,则只要块被挖掘,更新就会生效。据ETH开发人员Afri Schoeden,该区块预计会在2019年1月16日被挖出。BCH分叉大战激战正酣,两大矿工集团也是水火不容,如今,ETH又要“分叉”?区块链行业真的遇到了危机吗?社区的共识崩溃了吗?投资者还有信心吗?本文基于以上疑问,帮大家梳理ETH分叉或升级的来龙去脉,以及BTC、ETH、BCH这一系列“分叉”背后所反映的区块链技术演化、共识本质以及区块链思维的内涵。
-
火星财经发起人王峰最新演讲:区块链不是“价值互联网”
“不能把PC理解为一个‘可计算的打印机’,不能把Internet理解为‘可联网的PC’,也不能把区块链理解成‘价值互联网’。”
-
Coinbase 的寒冬鸡汤:加密货币会让人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看了 Coinbase 新发的宣传片,甚是喜欢,尽管成本很渣,但有一种洗白和把加密货币 / 区块链带到主流的气质、责任和担当。讲真的,区块链 / 加密货币需要更多的带点 CSR 属性这类宣传片来改变大众或者上流社会或者 Old Money 对这个行业的偏见。附上宣传视频以及文字内容。
-
看准了未来却活不过现在:互联网大败局带给区块链的启示
来源:区块链蓝海 作者:孙副社长在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先给大家提个问题:如果说要选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标志性事物,你会选什么?
-
尴尬的联盟链:落地的很多 叫好的很少
联盟链落地,成了一种“政治任务”。
出品 / 区块链真相;作者 / 贝尔;编辑 / 贺树龙 -
江卓尔:比特币有没有未来?
我和“烤猫”是校友,都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在接触比特币之前,我在上海移动做了五年的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很有意思,你用大数据看人的的话,就像上帝看你,你看蚂蚁。
-
香港的区块链野心
香港作为曾经亚洲的金融中心,为人津津乐道的全球化典范,随着近年全球经济发展趋缓,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以金融为核心,正寻找科技突围的香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王欣用区块链翻身 贾跃亭借区块链“续命”
二人发生联系,上次是因为“乐视举报快播”,这次是因为区块链。 一个南方人,一个北方人,一个埋头于产品和技术,一个醉心于财技和生态构建,两者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和方向选择,但却有着相似的事业发展轨迹。王欣将快播从零做到市场第一,却因其身陷囹圄,贾跃亭的乐视大厦拔地而起之后轰然崩塌、鸡毛一地。
-
区块链所引爆的:无服务器交互系统正成为互联网最大变革
无服务器交互系统的设计就是通过对区块链上的状态?改以及对加密数据的维护来实现交互,并在无服务器交互的基础上,对交互功能进行分解和优化。
-
失去谷歌后,天涯迷失的8年
“曹总,您一定要带着天涯好好干!”
在11月底举办的杭州区块链新经济峰会论坛上,一位天涯老用户突然出现在天涯副总裁曹宇的面前,说到:“我玩天涯很多年了,对它很有感情,我支持天涯做区块链。” -
华强北“再无”矿机生意:暴利岁月已过,大批卖家离场
在销售矿机的 3~5 楼,人最多的就是门店销售员,以至于穿梭其中,像是在接受“列队欢迎”,也像是应和币价新低的这个节点、矿机市场的萧条。
-
11月份金融科技融资中,笔数超两位数的仅区块链和支付领域
据《证券日报》报道,目前,金融科技被认为是下一阶段金融机构竞争的主要方向,数据显示,11月份全球金融科技企业融资笔数有所回升,共发生75笔融资事件,比上月增长了59.6%,但涉及金额仅为82.6亿元,
-
比特币逼近3000美元,我从李笑来的文章中看到暴跌真相
对于这件事,有一个人比我看的更清楚,那就是李笑来,我从李笑来的文章中看到了这次暴跌的真相。这篇文章就是李笑来在11月10和12号的文章中,文章很长,一万多字。这篇文中李笑来说出了区块链的真相。
-
拯救拼多多三亿人的“超人”出现了!
区块链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 ——《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