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港盛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史亮:券商型聚合交易所 熊市之下 抱团取暖 | 独家专访
熊市之下,交易所最关注的一是流量,二是流动性。所谓流量,是指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是否拥有积极交易的心态,这些都是交易所源源不断的流量来源。今年7月,港盛科技推出了其区块链资产管理业务整体解决方案“BOMS+系列”的首批产品——GSBOMS经纪业务交易风控平台和PBOMS机构资产管理交易风控平台。
-
FansTime CEO Eric Jiang: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粉丝经济 | 金色财经独家专访
从15年前的超级女声到如今的创造101,韩流入侵带动的明星效应让大众见识到了粉丝的力量,以及他们背后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从而逐渐衍生出了独特的经济模式——粉丝经济。所谓粉丝经济就是指消费者因为热衷于某个品牌或者某个明星而引发的消费行为。目前,粉丝经济正经历着圈层化与多元化的时代,小众的内容价值挖掘处于最好的时代。
-
VNT Chain联合发起人周峰:强大应用场景或将重塑公链格局 | 金色财经独家专访
阿里金融早期创始团队成员,后投身银行,在银行担任银行支行行长等重要职位,周峰的工作和身份称得上体面。然而狮子座的周峰天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并不甘于此。2014年周峰接触到比特币,当时站在货币的角度,认为它是空气币;2016年发现区块链背后价值从传统金融转向区块链投资;2018年毅然转向区块链创业,与黄步添合作发起VNT Chain(维特链)项目,成为了一名区块链创业者。
-
区块链游戏热潮袭来 《足球大师》赋能足球梦想
在游戏建立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和英雄对话、战斗,甚至成为英雄,所有现实世界不能完成的梦想,在这里触手可及。这与区块链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区块链的理想世界,人们自由平等,畅所欲言,人生的价值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当然,最与区块链接近的,还是游戏里虚拟数字货币和通证经济模型的相似。
-
揭秘张楠赓:从二次元“宅男”到矿业江湖“南瓜张”
2011年,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注定是个传奇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区块链江湖迎来了改变它命运的三个人:耶鲁访学少年烤猫、北大高材生吴忌寒和北航宅男张楠赓。
-
再见 未来财经
“1元就把10%的股份转给了他!看来孟可才是你的真爱!”朋友略带调侃地对我说道。
-
区块链、时间旅行和宇宙
前言:把区块链跟宇宙、时间旅行等联系在一起,确实是脑洞大开。它也许不能给你带来投资收益,甚至有些类比略显牵强,但它可以打开你的好奇心,让你对区块链有一个新视角。本文作者Dave Kajpust,来源于medium.com,由蓝狐笔记公众号“Leo”翻译。
-
江卓尔——BCH硬分叉吃瓜领军人物
近日币圈最受关注的话题无疑就是BCH硬分叉事件了,原本这次分叉事件的主角是BCHABC的支持者吴忌寒阵营和BCHBSV的支持者澳本聪阵营,但是在此时间发酵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似乎活跃的像一个局中人,那就是
-
爱德华·斯诺登:我眼中的比特币和区块链
本文作者是本·维兹纳(Ben Wizner),他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律师,同时还是作家和公民自由倡导者。自2013年7月起,他一直担任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的首席律师。本文以对话形式,向读者展示了这个因揭露美国“棱镜”计划和“监听门”的“英雄”对区块链和比特币的看法
-
双面陈伟星:我未来的工作 围绕IOT和区块链
杨俊离开“打车链”,“打车链”项目迁移杭州,项目进度疑似停滞……11月19日出现在2018区块链新经济杭州峰会上的陈伟星,比7月“打车链”VVShare乌镇发布会时的意气风发、锋芒毕露,多了一点沧桑感和谨慎。
-
澳本聪重写区块交易记录 撕下“去中心化”的画皮?
“算力大战” 在所有人的关注下暂时落幕,挑起大战的澳本聪虽然处于下风,但他留下狠话,众多专家预测他还是会组织手下的矿池矿工对比特大陆旗下的BCHABC展开游击战。而这一次,由 “算力大战” 引发的比特
-
比特币“教父”是非录:对比特币贡献大却又差点霸占比特币控制权的男人
他的工作成果被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引用,他的公司在比特币行业呼风唤雨。同时,他也被网友指责是鼠目寸光的骗子,利用比特币谋私利……
-
Rate3创始人兼CEO Jake Goh:用通证化协议 打造区块链世界 | 金色财经独家专访
当IBM发布正在与Stellar(恒星网络)合作并成功使用Stellar公链解决跨境法币实时转账的消息时,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因为这意味着传统企业对公链技术的认可落实到了实际层面。
-
HKDT总裁徐飞:金融创新需要更多的包容度 | 金色财经独家专访
稳定币是一种与价格波动较小的资产(通常为美元,黄金等)进行锚定的加密货币。稳定币诞生于2014年;自2017年年末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市场中稳定币数量达到57种,其中23种稳定币正在流通,34种稳定币还在测试阶段。
-
币易Coinyee.io合伙人Frank Han:坚持价值 未来可期 | 金色财经独家专访
2018年10月,比特币迎来了十周岁生日。
十年前,当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时,比特币的概念第一次在世界上出现。而在这十年的光景里,它在互联网上已经由一股反中心化统治的风潮变成了一个价值千亿美元的市场。在这十年里,众人前仆后继,有从业者,有投资人,还有投机者,不管他们的角色属性是什么,他们无疑都是比特币时代的见证者。 -
奇点侠:为什么区块链中场来临?
奇点侠|TimestampLab创始人、好奇方舟社区发起人区块链的中场,是从茹毛饮血到文明升级。将纯逐利的传销狼进化到能生产有价值内容的人群中去。是从习惯了赌性的CX圈占满舞台,重新交出舞台中心的进化过程。如果说过去安心干事的团队反而可能没有生存空间,中场做好准备,才能上演超人归来。
1.上半场狂欢
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从极少极客人群到走向大众,遵循商业发展Gartner曲线发展规律。如果仅从当下的时间节点来看,萧条一片,很多人看似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感到担心,尤其是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大量受币价影响而感到低迷。
而事实上,以区块链诞生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来看,其最长的低迷期长达四年之久。所以这种感官是“对比出来的”,尤其是经历了2017年的全民疯狂后,今天的这一切就会显的极其冷清。
客观的来说,依照Gartner曲线来看,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这样的波段曲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甚至包括互联网2000年都经历了泡沫期与市场虚假繁荣期,这是市场的正常规律。
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更加安全、私密具备去中心化特点的分布式账本,这是最基础原始的含义,在过去的时间里面,我们看到大量的项目吹嘘下,体现出来几个特点:
1、盲目的“硬+”区块链概念;
2、盲目的过度强调“伪去中心化”;
3、盲目的过度专注于市场营销,而忽略了技术与商业层面的研究。
三个盲目导致区块链的上半场是一次过度追逐财富的狂欢。结合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的金融投机属性,我们看到一个在溯源、支付、加密、供应链金融等很多领域有价值的技术被投机人群瞬间吹上天,又瞬间的跌落。这恐怕是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其他行业都没有经历过的。
2.重建认知,需要时间
对区块链的认知,从早期,一个行业的驱动,也许能通过一小部分人推热,例如李开复对人工智能的推动,马云对电商的推动。但这些推动始终都是停留在一个表层的“概念认知”。人的天性是“喜新厌旧”的,新概念的提出总能引起大量的推崇,尤其是带着“颠覆”、“机遇”、“创新”的新鲜领域。
真正的从概念到落地,到带来改变,最后带来颠覆,其一创新需要时间的沉淀,其二需要受众认知的形成群体效应。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更像是木匠“慢工出细活”。
前两年的人工智能热潮最近下降了很多,道理很简单,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真正要满足“智能”,能协助人更好的生活需要时间,但依旧不影响其在其他“商业应用”带来的巨大改变。例如“图像识别”进入应用于安检、医疗。而“受众认知”的拓宽,则更多有赖于“价值的层层推进”,建立创新者与受众之间的一个互信。
近一个世纪,所诞生的人类主要发明如车、飞机、轮船、电话,早期更多的是“怀疑”是“质疑”甚至被认为是“怪物”,ICO最大的问题就是“受众认知缺失”与“团队人性考验”的错层。一个再好的团队,在没有经过市场验证、时间考验、团队磨合就面临“巨大财富”从天而降的诱惑,这显然是违背人性规律的,“人性不可被测验”,尤其是追逐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商业层面。
3.重建信任,需要合力
除了从人性商业逻辑上来说,需要吸取上半场ICO的经验教训。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看,离不开三点核心推动。
政策的加速落地:以STO的提出极其受追捧,体现出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用户对于合规的期盼,一个政策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历史经验表明,终究会乱套最终并不利于创新行业的发展。当前全球各国都在加速对区块链相关政策的研究与落地探索,区块链本身就具有“全球性”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
在政策的落地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市场发展又不打击“技术创新”,如何防范乱象的同时又能包容鼓励“从业者信心”,这是政策需要面临的挑战,当然,这也是一次突破产业优化的机遇。
可以说上半场的混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媒体信息的混乱甚至是“有意误导”。随着8月份国家相应出台政策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对“头部媒体”关停的举动。这对媒体来说应该是一个“信号”,清晰传达区块链媒体的边界在哪里。
媒体作为一个行业的“传声筒”,对于行业树立正确观念,传达“理性客观”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上半场中,主流传统基金真正进入“投钱”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从区块链从业内部衍生出来的“Fund模式”。资本对行业是助推器的作用。上半场如果是“赌博投机”的话,那么经历了“牛熊转化”、“韭菜用户大量交学费认知提升”的上半场后,接下来一定会是“价值投资”的时候,因此资本方也同样需要回归“价值”,发现、培育更多有“价值的项目”。
有政策做为根基,有媒体做宣导,有资本做加持,我相信这个行业能从“低谷”重新迈向“高峰”,也许少了些“热闹”,但多了一份“踏实”。这对整个行业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4.中场来临,回归用户 -
调查发现John McAfee是最具影响力的加密领域人物
John McAfee经常引起争议,但有趣的是,他毫无疑问是社交媒体上最重要的加密领域发声者之一。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代币交易中这位旧大师实际上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最初5年教会我的事
阅读这篇专访Vitalik的文章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公链的领导者,有时远比一家巨头公司野心勃勃的CEO,或者一个开源社区单纯的创始人来得复杂。你所有努力的目标,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考量,其中还有许多微妙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推动证券期货行业数字化转型
证券期货行业要深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的发展契机,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践行数字化发展理念,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证监会副主席李超21日在2018年深交所技术大会
-
李林、徐明星们兴衰录
自2011年国内第一家数字货币交易所诞生至今,已过去7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见证了一波又一波交易所的诞生与消亡。 杨林科、李林、徐明星、李笑来、张寿松、刘晶超、邓迪……作为中国交易市场的第一波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