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体系

  • 外媒:中东国家想要美元替代品而不是比特币,多数中东精英对比特币持怀疑态度

    参加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的大多数中东精英对比特币持高度怀疑态度。从阿曼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的代表都对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表达了类似的不屑一顾的看法,他们经常称比特币为赌博渠道。Crescent Enterprises CEO Badr Jafar认为,该行业的大多数参与者都不急于摆脱美元。Jafar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有大量投资。Jafar说,领导人和商人仍然不“信任”加密货币,他预计,如果比特币得到更大的使用率,各国央行将予以反击。当被问及加密货币是否会在2025年之前取代美元时,世界经济论坛货币体系负责人Matthew Blake表示,美元的作用如此明显,“要以有意义的方式取代美元,需要的时间将超过4年。”比特币可能参与,也可能不参与。Blake表示,“比特币已经展示了一种分布式货币所具备的一些特质。它也面临着挑战。货币的作用是拥有一种内在稳定的价值储备。需要流动性。就比特币而言,它目前还没有这些特质。”(CoinDesk)

    快讯 2020年1月25日
  • 东方智库研究员:一旦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形成,美国的金融和货币的打击手段就失灵

    1月24日,东方智库研究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撰文指出,中国以区块链为基础,已经开始进行数字货币的准备。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区块链?中国是未来最有条件首先使用数字货币的国家,因为我们的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已经非常发达,是全世界用户最多、数量最大的。所以中国的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系统可以扩大为全球的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系统,然后就是电子货币,就是数字货币。然后和区块链结合,区块链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方向也就是国际货币系统里的去美元化。这个由区块链和去美元化构成的未来世界货币体系,就是应对美国对中国展开金融战的最好手段!因为去美元化以后,它的SWIFT作为中心结算系统就不灵了。所有的货币对所有的货币都是中心,每个货币对每个货币都可以结算,不需要通过一个中央货币结算。这个没建起来以前,美元系统还是中心货币。一旦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形成了,美国的金融和货币的打击手段就失灵。

    快讯 2020年1月24日
  • 上海交大朱宁:数字货币是必然趋势 Libra难敌央行DCEP

    据新浪财经1月24日消息,在达沃斯论坛接受采访时,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表示,数字货币是必然趋势,Libra难敌央行DCEP。他称,数字货币是今后整个全球货币体系发展的未来,并且也将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体到天秤币Libra和中国央行试点的DCEP,在朱宁看来,以公司信用和主权政府信用的角度来比较,两者不在同一个等级。同时,随着各国政府央行对加密货币关注和监管加强,天秤币等加密货币的发展空间会受到限制。

    快讯 2020年1月24日
  • 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目前数字化已影响到了金融系统的核心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日前在2020冬季达沃斯论坛“重塑金融和货币体系未来”的分论坛上表示,“如果要将科技、数字化对金融服务业的挑战比作一道拱门,那么之前可以说挑战还处于拱门的很前端,例如机构仅仅是换上了一个新的用户界面,但目前挑战已经来到拱门的最顶点,拐点已至——随着区块链、数字资产、稳定币的崛起,目前数字化已影响到了金融系统的核心——货币发行、流通、使用等。”“金融系统不同于通信系统,存在真实的身份和风险问题,但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现在是生硬的强制执行机制,最终与国家主权和它们的监管机制捆绑在一起。我们必须寻找在运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遇到身份风险时的全球方案和技术驱动方法。”

    快讯 2020年1月23日
  • 达沃斯热议:数字化和气候变化正在挑战金融货币体系

    除了担忧经济衰退、贸易摩擦,两大看似不相关的新兴挑战正对金融货币体系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数字化和气候变化。

    新闻 2020年1月22日
  • 朱嘉明:认知未来货币需要新的思想资源

    现在到了将货币置于一个历史大视野下考察,寻找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全方位差别,展现人类货币演变的趋势的历史时刻。但是,现存货币理论不足以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所以,需要引进新的思想资源,用以启发、诠释和认知货币的演变、现状与趋势。

    新闻 2020年1月18日
  • 2020冬季达沃斯论坛区块链前瞻:数字货币成核心议题却没中国角色

    有很多话题可能会讨论到区块链,比如“塑造数字经济的未来”、“促进全球供应链的透明与信任”、“央行的地位”等。

    新闻 2020年1月17日
  •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数字货币只要真正成功落地,金融和货币体系就会被彻底改写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今日在“数字货币未来”研讨会上表示,未来的数字货币格局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数字货币以后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管是Libra等稳定币,还是主权数字货币,只要真正成功落地,金融和货币体系就会被彻底改写。

    黄益平还表示,短期内,中国官方与业界对Libra不必过于紧张。但数字货币是一项长期性的竞争,必须未雨绸缪、主动应对。但他同时也称,Libra白皮书发布以来,一种甚嚣尘上的观点是,中国政府应直接或者支持中国企业发行跨国数字货币予以抗衡。但以国家的名义发行一种跨国数字加密货币,技术是不是已经成熟、有没有充分的国际交易场景,这些都是问题。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基本上都缺乏广大的国际市场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强行鼓励他们发行国际数字货币,未免有些殷苗助长,说不定还弄巧成拙,增加金融风险。(财新)

    快讯 2020年1月13日
  • 中国银行最新报告: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前景广阔,数字货币是核心应用之一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中国银行日前发布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度)。报告指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全球已有超过100家银行进行了区块链应用探索和布局,数字货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已获得各国政府及中央银行的广泛关注。

    报告援引IBM和国际货币金融机构论坛(OMFIF)数据:目前全球73%的央行表示支持央行数字货币;38%的央行表示正在积极探索和试验区块链技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会对货币发行、货币政策、支付清算、金融格局、互联网金融发展乃至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快讯 2020年1月2日
  • 中国银行副行长:要提高对数字货币的重视程度,积极与国际组织和各国央行展开合作

    中国银行副行长吴富林近日对Facebook发布天秤币Libra发表评论,吴富林称,Libra将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挑战。Libra推出后将对电子支付、货币政策、金融稳定、金融生态,尤其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等领域产生冲击。若不被美国政府控制,Libra推出势必挑战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对于其他主要结算或储备货币,例如欧元、日元,在Libra介入后,其使用范围也会受影响。我国应抓住机遇推进数字货币研发。一是要提高对数字货币的重视程度,积极与国际组织和各国央行展开合作,跟踪Libra等数字货币最新动态,积极寻求机会参与数字支付全球治理。二是要尽快开展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推广工作,并对数字货币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技术评估和校准,以在全球数字货币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为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出贡献。

    快讯 2020年1月2日
  • 火星财经午间要闻一览

    1.亿万富豪诺沃格拉茨:比特币明年会收在12000美元;
    2.Bitfly:Parity节点同步以太坊主网出现问题,挖矿节点须尽快迁移至geth;
    3.朱民:未来金融体系将是数字金融体系和数字货币体系的融合;
    4.北京市经信局:目录区块链系统联结全市53个部门;
    5.吴晓波跨年演讲:科技智造时代来临,新金融革命将至;
    6.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关于加密货币审计的指导意见。

    快讯 2019年12月31日
  • 中国银行副行长:“LIBOR”即将谢幕,“Libra”即将登台

    中国银行副行长吴富林认为,“LIBOR”即将谢幕,“Libra”即将登台,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深度变革,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而问题才刚刚开始,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可能会是“算法和算力”之间的竞争。注:LIBOR指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某大型国际银行愿意向其他大型国际银行借贷时所要求的利率。

    快讯 2019年12月30日
  • V神:法币不会被摧毁

    星球日报讯 V神在接受Thiel Capital董事总经理Eric Weinstein采访时表示,加密社区的一些参与者确信,法定货币将被摧毁,比特币将取而代之,但他绝对不这么认为。V神预测,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将与法定货币共存,并平衡传统货币体系的弊端。

    快讯 2019年12月14日
  • 央行数字货币即将试点,全球数字货币大战一触即发

    “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将面临重大洗牌。”

    新闻 2019年12月10日
  • 北京互金协会易欢欢:全球货币进入数字货币时代是大势所趋

    证券日报消息,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研究院院长、易股天下公司董事长易欢欢表示,尽管当前央行数字货币仍在酝酿之中,但全球货币进入数字货币时代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牢牢抓住此前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的先发优势,积极摸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之路,提前卡位布局,尽全力把握住在国际货币体系重构过程中的主动权。

    快讯 2019年12月9日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在人工智能、数字货币等领域,中国都走在了前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12月5日,2019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表示,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等创新领域,目前中国都处于相对领先位置。他指出,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上看,中国具备非常大的市场规模和体量,但早前也存在着交通运输、通讯沟通成本高,以及商业交易过程中未能履约的风险。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沟通、运输成本的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解决,就要鼓励AI、区块链技术。比如货币,要实现安全防盗、防伪,在管理货币体系时,人们往往会制造假币,各国政府也给做出了相应的对策,而区块链技术具备确定性、永久性的特点。托马斯·萨金特表示:“这些技术是没办法改变的,通过独特的密码算法,记录独一无二的事实,没有模糊性,非常准确。”

    快讯 2019年12月5日
  •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国际货币领域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绝好应用场景

    11月28日,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在论坛上表示,在国际支付领域,我们有两个层次的期待,一个是期待出现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不被某一方掌控的全球性的普惠大众的大一统的支付平台,另一个是希望出现一个全球性的数字世界里面的数字货币。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本位体系,从国际政治来看,国际秩序的本质是无政府性的,国际社会是自主性的体系,在本质上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计算,共同验证等去中心化设计,以及平权的理念,与国际货币的特征有天然的吻合,国际货币领域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绝好应用场景,可以是存量上的改进和优化,也可以是增量上的全新探索。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各方凝聚共识。

    快讯 2019年11月29日
  • 朱嘉明:以传统思维方式理解区块链一定会陷入误区

    区块链对于货币体系的真正影响,远非人们以为的基于区块链创造的比特币。

    人物 2018年12月2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