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化
-
德国慕尼黑银行拟推出基于恒星币的代币化证券
据Coindesk 2月11日消息,欧洲最古老的银行之一慕尼黑银行正在开发一种特殊用途的欧元稳定币,该币可以促进代币化证券的私募。该银行宣布,已与区块链金融服务提供商Bitbond合作,帮助将代币化集成到其已建立的证券化平台中。据悉,该合作伙伴关系将使银行能够将数字证券代币化到恒星区块链上,并可以通过私募向机构客户提供。
-
Fairmint 推出名为持续证券化发行 CSO 的新型融资平台,可根据企业收入表现进行投资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区块链初创公司 Fairmint 推出一种名为持续证券化发行(CSO)的融资平台。Fairmint 表示,CSO 是为初创公司筹集资金设计的全新融资模式,允许任何人根据初创公司的收入表现而非股权进行投资,并希望扩大投资者群体并使得投资人可以直接获得公司的未来收入。Fairmint 于 2019 年 5 月完成一轮 12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者包括 Boost VC、IDEO CoLab Ventures、TinyVC 等。Fairmint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Thibauld Favre 表示,与 ICO 和传统风险投资模式相比,CSO 是一种更健康的筹集资金的方式,「ICO 对项目创始人太友好,风投对投资者太友好,CSO 模式是两者之间的平衡」。
-
澳大利亚等国的4家公司将在牙买加证券交易所交易数字资产
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四家公司将通过伙伴公司Blockstation支持的平台在牙买加证券交易所(JSE)交易数字资产,发行证券化代币。目前至少有两家公司已经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现在正在等待牙买加金融服务委员会(FSC)的批准,以便向股市投资者进行招股。JSE Group董事总经理Marlene Street Forrest证实,数字平台和公司上市预计在今年6月左右完成。
-
Cardano基金会主席:与GenTwo AG进行了初步会谈,或将建立以ADA计价的结构性金融产品
据ambcrypto报道,Cardano基金会主席兼首席法律顾问Nathan Kaiser在达沃斯透露,卡达诺基金会(Cardano Foundation)朝着将一种以ADA为计价的结构性金融产品推向市场迈出了第一步。我们与GenTwo AG就潜在的证券化结构进行了初步会谈。这导致了一个承诺,即为潜在未来版本的ADA计价的结构产品建立基础结构。
-
交通银行陈维:区块链可实现技术互信取代机构互信
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心总裁陈维指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本质是用资产信用来取代主体信用,而借助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技术互信取代机构互信,这两点使得区块链技术契合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的需要。
-
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心总裁:区块链落地需解决四个核心问题
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心总裁陈维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区块链技术落地难主要有安全、效率、跨机构共识以及经济成本等四个方面的因素。陈维指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本质是用资产信用来取代主体信用,而借助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技术互信取代机构互信,这两点使得区块链技术契合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的需要。基于此,交通银行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链交融”。陈维还表示,区块链技术还将为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经营报)
-
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将探索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应用子系统
据新京报消息,1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消息称, 2019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暨《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9》发布仪式召开期间,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宣布正式投产。截至2019年12月,平台已对接260余家意向机构,其中,60余家机构已上线使用。未来,平台将继续接入社保、学历等多维数据源,完善企业多层级画像,构建企业全景关系图谱,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交易撮合、风险控制、风险预警等服务;逐步实现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应收账款、仓单、存货、知识产权等动产的交易、证券化等服务,探索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应用子系统。
-
吴晓求:我国金融体系将从以融资为主过渡到融资、资产管理或是投资并重时代
据中证网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1月13日在《2019中国CVC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可预见我国金融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收入扣除消费之后剩余部分较大,意味着投资倾向会愈加显著,催生中国金融市场化。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脱媒速度会显著加快。其结果是证券化金融资产规模会较快增加,其比重在整个金融资产结构中也会缓慢提升,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功能会发生巨大变化,将从以融资为主过渡到融资、资产管理或是投资并重的时代。
-
交通银行张哲宇:未来逐步迈向区块链3.0,即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带来彻底的社会变革
1月6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专员张哲宇发文称,区块链正处于向区块链2.0(可编程金融)深入,目前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集中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票据等业务场景。未来逐步迈向区块链3.0(可编程社会),即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向政府、医疗、科学、文化以及艺术等领域渗透,带来彻底的社会变革。(中国证券报)
-
中证网:我国区块链技术在证券业的应用,最显著的是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推动
中证网今日刊文《金融科技助力证券业务转型与重构》,文章总结了区块链在证券业的应用。文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区块链技术在证券业的应用,最显著的就是对ABS(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推动。如德邦证券在2017年12月发行的“首单区块链供应链金融ABS产品”——德邦证券浙商银行池融2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由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由浙商银行和德邦证券联合打造的。文章同时指出,目前证券行业对区块链的研究仍在探索中,未来仍要继续学习,不单是技术更新,更多的是要将业务场景加入进来,借用区块链的技术来发展证券行业,丰富应用范围。湘财证券正在推广的客户积分计划,就是结合了区块链技术,主要解决客户贡献度的度量问题以及集团客户之间的积分共享问题。
-
建信金科王雪: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上链单位账户达319万户,明细数据4.8亿条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会上,建信金科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王雪发表题为《区块链应用实践》的演讲。她介绍称,建信金科已经开发了企业级的区块链BaaS平台,支持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电子证照、数据共享、住房租赁、部委公积金等场景。她重点指出了建信金科在贸易金融三个领域的区块链实践:贸易金融、区块链租赁、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关于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目前已有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303家公积金中心介入。上链单位账户319万户,明细数据4.8亿条,个人账户明细66亿条,公积金贷款账户1998万户。
-
报告: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称中国在证券化区块链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ZB 创新智库消息:和标准普尔、穆迪齐名的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惠誉(Fitch Ratings)在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使用区块链进行证券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要快,而且多个平台是独立开发。中国目前至少有 8 笔资产证券交易通过区块链进行,交通银行涉及一笔 93 亿元人民币的住宅抵押证券交易,是通过自主开发的“聚财链”完成的。浙商银行也利用其专有的应收帐款区块链发行过一笔 6800 万美元的贷款票据。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部分ABS产品已应用区块链技术
据金色财经消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顾问金巍表示,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兴未艾。大数据正在为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定价、风险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而区块链被认为能够实现相关主体资产、交易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如“京东金融-华泰资管19号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几例ABS产品已经应用了区块链技术。
-
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李晓枫:资产数字化是银行区块链业务发展的一个方向
12月1日,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李晓枫在演讲中表示,2019年区块链的新技术有两个方面,性能方面包括BUTXO模型、Bystack BFT、时空数据库、可信计算和平行公链,隐私与安全方面包括隐形地址、Pederson承诺、模糊属性加密、VRF机制、Buddy共识、星系共识和安全态势感知。他还指出,资产数字化是银行区块链业务发展的一个方向,根据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同,可以把资产证券化分为不动产证券化、应收帐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益证券化和债券组合证券化等类别。关于央行数字货币方面,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并实现率先试点。
-
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主席孟晓苏:建议设立海南REITs交易所
财联社12月1日讯,在今日上午举办的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高端论坛上,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主席孟晓苏表示,地方债、政府租赁房、高速公路收费等领域都可以引入REITs,区块链是不动产资产交易的颠覆性技术,在投资管理方面更能促进REITs发展。他称,正在向海南省、上交所、深交所等方面建议,设立海南REITs交易所,由上交所、深交所作为股东。此外,他还向海南省政府提出申办海南人寿保险,或将与俄罗斯国家保险公司合作。
-
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主席孟晓苏:区块链和资产通证化会成为不动产资产交易的颠覆性技术
据巴比特消息,12月1日,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主席孟晓苏在演讲中表示,区块链和资产通证化会成为不动产资产交易的颠覆性技术。区块链的防篡改和去中心化数据库等技术特点,在不动产资产通证化中有三种应用,一是份额化及可定制,所有权可以份额化;二是智能合约和自动化,降低价值链上的摩擦和成本;三是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交易所,通证型证券可以在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二级市场交易。他呼吁在海南设立海南REITs交易所,“海南交易所”若建设有区块链基础设施,就可以开展通证型证券二级市场交易。
-
监管下的 STO | 2019“大佬说 ”
新一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属于 2019 的喧嚣、疯狂、奇迹、感动正在开启。2018,作为区块链行业媒体,Odaily星球日报既陪伴了区块链行业疯狂的从零到一,也见证了非理性繁荣的泡沫破裂。有人感叹,这短暂却精彩的时代片段,再也无法被复制了。
-
STO——监管不只是达摩克里斯之剑更是爆发的助推器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是卢梭对自由的一段经典论述。我觉得,这也正是监管与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关系的真实写照。
-
八维空间|有危必有机-Security Token的布局图景(下)
在《区块链的第三波浪潮——Security Token(上)》 中,我们预测,从1.0比特币引领的转账支付到2.0爱希欧引领的股权融资,象征债权或股债混合型融资工具的Security Token将可能会引领3.0的浪潮,开启存量传统资产的大门,成为推动行情走势进入拐点的一股强力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