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维德
-
今日推荐 | 蔡维德:从大数据时代走向区块链时代,互链网新思维和新架构
“国外提的区块链体系都是建立在现在互联网上,像在沙滩上盖高楼。”
-
国家特聘教授蔡维德:中国要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机会成为科技强国
12月31日,国家特聘教授,北航博导蔡维德在中国金融信息网刊文《区块链——百年难遇的科技强国机会》。文章提出区块链“五要五不要”。区块链五要:第一要,我们要自己原创的区块链技术,要领导世界,要有原创的制高点。第二要,区块链技术要深度融合其它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第三要,区块链技术要与金融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深度改革;第四要,中国要利用这次机会成为科技强国,如网络强国(不只是网络大国)。因为这次是一个突破口,必须要有创新,而不是只学习;第五要,中国相关部门以及负责的领导要注意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区块链五不要:第一不要,不要一直跟随国外技术,可以跟随,但不要一直跟随,最后我们要赶上乃至超越;第二不要,不要以为把区块链放在现代业务流程里面,就可以了。其实根本达不到,因为要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行业供需有效对接提供服务;第三不要,不要部署发过币(逃避监管)的链,扰乱中国金融市场秩序的链不会允许留在中国,这不是“安全有序”的发展。第四不要,不要认为这只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要在技术上领先世界;第五不要,不要不清楚现在区块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
蔡维德:数字法币或要等第10代区块链技术才能实现
一般的数字代币根本达不到数字法币的要求,如果用第一代或是第二代数字代币的技术做数字法币,恐怕会遇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技术距离实在太远。
-
蔡维德:关于区块链2019年的五个预测
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了区块链的新十年。2019年区块链的发展更加扑朔迷离。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和预言,对于整个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特聘教授,清华大学长江讲座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蔡维德,对区块链在2019年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五大预言。
-
网信办《网络传播》区块链组稿之一:区块链发展是一次长跑
如果花上时间和代价研究新技术,那么中国的区块链地位有可能会逐步上升。
-
蔡维德:为什么数字社会必将链满天下?
蔡维德|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天德科技首席科学家
2015年,我成立了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很多人不晓得搞什么数字社会,只是觉得名字太神奇了。其实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2012年提出的概念。
1.区块链是实现数字社会的技术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The MIT Media Lab)是全世界最奇怪的组织,他们的组织者小学没有毕业,但做了很多实验和事情。其中有一个思想就是数字社会,未来会全面数字化,数字政府、数字医院、数字教育等等。
媒体实验室的思想非常超前,他们当时设想了一个很奇妙的事情,认为现在的计算机架构全错了,正确架构应该是身份认证、身份管理、性能框架、核心服务、应用。这和传统的计算机架构——网络、操作系统、进程、数据库完全不一样。
2015年10月,我在去苏州的高铁上,突然意识到,这套思想虽然超前,但是技术路线错了,因为没有人愿意把全套系统换掉,谁想革命就是自杀,这不是二十家公司可以做的,需要两千家、两万家,甚至两百万家公司才能做。
数字社会是一个诚信社会,是自动化信任机制。我当时在想,这个东西必须跟现代的基础设施有关联、有关系,必须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技术方案,就是区块链,用区块链可以解决他们的需求。所以,在北航成立了数字社会区块链实验室。
这个理想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但我们的做法却是自创的。
从我搞区块链到现在,多少次多少人跟我讲区块链没有前途。我一路走过来,从学术界到工业界,很多人劝我不要做了,可能我听了几百遍。我一直跟他们讲,你不明白,你不晓得,我已经把麻省理工学院那些东西全部读了,那些思想完全正确,区块链将是实现数字社会的一项技术。
区块链会有基础设施出来。我一直在讲,区块链是几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今年,我已经可以肯定一件事情,以后互联网协议会变,因为现在互联网协议可以做欺诈的,假设这件事情正确的话,代表有百亿到千亿美金的链公司会出现。
2.链满天下
区块链是什么?是一个信任机制。在这个信任机制里面,以前不能做的,现在都能做。
比如,我跟你不认识,我们两个人开一个公司,用人民币结算,如果在链上的话,我明天就可以跟他开,根本不需要认识。所以运用区块链,很多商业流程,包括在金融市场里面许许多多的黑暗面统统可以打通,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巨大的事情。
如果我们合作,合作的分配模式,过去靠合同,靠公司的信用,靠法律,实在不行到法院解决。用区块链的话,按照智能合约的规定,如果我赚了一百块钱,要分十块钱给蔡教授,这个会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按主流媒体说法,区块链是操作系统,未来的链也就几条。
区块链是操作系统,这是不正确的。2017年2月我提出链满天下。未来,一个人搞不好不是一条链,是数十条上百条链,我这辈子买了20辆车子、30台PC、10个手机等等,以后可能会有二三十个区块链。
链的天下跟网的天下不一样,链是新机制,跟法律有关系,跟法庭有关系,跟银行帐户有关系,这都是巨大创新。用链满天下来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对整个区块链的方向、投资、概念理解全然不一样。
以后,离不开互联网的话,也离不开链网,在手机上可能就有二十条链,它会自动接入链网。互联网接互联网,链接链网,以后互联网和链网这两个基础设施会同时出现。
链满天下代表是说许许多多人都能上链。我现在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印度出了一套系统叫做India Stack,它在两年以前已经有10亿的人上线,所以它号称说希望让所有的印度人都能够享受到现代互联网的服务,所以他一下子就让10亿的人能够上线。
还有很多人在很多的社区要做各样的工作,上百万级到千万级的人上链应该不是问题。所以说要这么多人上链,其实需要做几件事情。
第一个要许多人愿意去上链使用链;另外更重要的是许多商家或者政府单位学校或者公司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方面都使用链;另外我们需要一些基础设施,因为现代的互联网的架构、各方面的网络架构是设计给现在的互联网的,不是给链网的,在链网上面的要有些变化,公司流程有些变化,让更多人喜欢上链,这样才能达到链满天下。 -
蔡维德:为什么数字社会必将链满天下?
事实上中国做底层公链的团队真的不多,有很多号称是自主研发的,但是实际上是用超级账本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