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

  • 乌克兰虚拟资产部宣言称挖矿不需要政府的监督或干预,共识规则足以规范链上活动

    据bitcoinist报道,乌克兰虚拟资产部,数字化转型部和委员会的宣言发布了针对公共区块链和工作量证明(PoW)的加密监管政策。监管部门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网络规则是由协议本身,节点运营商和用户本身的社会共识所强制执行的,因此比特币的协议和强制实施的共识规则足以规范链上活动。它不需要政府的监督或干预。乌克兰官员理解到,区块链技术由于使用开源协议和开放网络访问而受到自我监管,开放网络访问可通过去中心化网络,密码学,PoW和社会共识来保护资产的隐私和自由移动。乌克兰官员没有采取微观管理和苛刻的监管要求,而是着重于发展数字化,数字经济,数字创新,电子政务和电子民主以及信息社会发展领域的国家政策。

    快讯 2020年2月9日
  • 中国经营报:多地监管亮剑,虚拟货币交易所开启“分布式办公”

    1月18日,中国经营报刊文《多地监管亮剑 虚拟货币交易所开启“分布式办公”》。文章表示,在监管的密集排查之下,《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一些虚拟货币交易所选择了“分布式办公”。业内人士指出,面对监管部门的排查整治,集中化办公的交易所,很容易被“一锅端”。为了躲避排查,分布式办公被一些中小虚拟货币交易所采用。众多虚拟货币交易所,将实体公司注册在海外,运营团队则安排在国内。

    快讯 2020年1月18日
  • 姚前: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是区块链治理的应对之道

    近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发表文章《区块链高质量发展与数据治理》。文章指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和挑战,完全开放自由的公有链存在合规风险,如承载金融科技应用则必须予以改进。应对之道或许是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联盟链是许可链,既可以开展跨机构应用,也可为行业自律和监管提供服务。有鉴于此,可考虑在不损害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在公有链上增加监管节点,保障公有链的合法合规,或者采用多链策略,即采用联盟链+公有链的“二元模式”,联盟链向相关监管部门注册,开展链上监管,去中心化应用则使用公有链,开展去中心化商业活动。若有需要,监管者亦可从联盟链穿透到公有链,管控全局。基于依法合规的现实要求,联盟链或许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

    快讯 2020年1月14日
  • 药监局党组书记李利: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加强监管对象的信用治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利在调研时指出,要用新平台构建新格局,对监管部门要用智慧监管平台打通各环节的信息壁垒,对产品要用追溯平台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起来。要用新技术提升新效能,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探索对生产企业的“非现场监管”,通过 “以网治网”加强对网售“两品一械”的监管,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加强监管对象的信用治理。

    快讯 2020年1月9日
  • 人民网发文《严打风暴下的数字货币交易所》

    1月2日,人民网发文《严打风暴下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文章指出,针对虚拟资产交易所搭区块链热潮“便车”、炒作“虚拟货币”的行为,近期北京、上海、东莞、杭州等多地监管部门纷纷“亮剑”,对相关活动进行摸底排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表示,数字货币可能会滋生诸多不法行为,交易所或是出现不法行为的领域之一。交易所对数字货币的币值稳定存在操纵可能性,但币值的稳定性和金融体系风险又密切相关,如果币值波动受到人为操作,这可能带来资金的不良流动,对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造成影响。他还指出,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说,对交易所加大监管,有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对于链圈的从业者而言,由于大量资本流入交易所,在商人逐利影响下,很可能引起币圈ICO的行为出现,导致链圈的技术研发缺少必要支持,为了规范市场,有关部门加强交易所监管很有必要性。

    快讯 2020年1月2日
  • 中国证券报:杨永兴称徐明星方面并未接受相关起诉函件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对杨永兴与OKEx交易所的数字货币账户争议事件,杨永兴表示,已经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起诉OK方面。10月22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已经立案。记者了解到的最新进展是,杨永兴表示,徐明星方面并未接受相关起诉函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必须等待一定期限后,被告方才算正式接受起诉书。12月初,杨永兴选择赴北京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举报投诉,按照规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将有反馈,他也在静待结果。12月底,记者联系OK相关品牌人员时得到回应称,事情暂无最新进展。同时记者也再次联系了杨永兴,他最新回复的信息表示:“诉讼进行中。已经举报,也在进行中。”

    快讯 2019年12月30日
  • 新京报:对“区块链”传销需露头就打

    12月30日,新京报刊文《对“区块链”传销需露头就打》。文章表示,打着区块链幌子的新型传销,与正经投资有着本质区别:它不创造财富,而只会在体系内实现财富转移,坑的还是投资者。一个社会对新生事物的宽容,绝不应被误读为对割“韭菜”骗局的纵容。打击新技术名词下的骗局,既需要有效的科普、普法宣传,更需要监管部门为新生事物的发展及时画出红线,避免公众的认知出现混乱。

    快讯 2019年12月30日
  •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与昆明新奇星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运用区块链等技术研发产品

    据昆明日报消息,12月14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与昆明市大数据协会成员单位昆明新奇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通过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共同研发房地产金融多元化产品、房银信息系统和房地产市场“大数据”应用等,搭建数据融通、整合产业资金链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为云南省广大人民群众和监管部门提供快捷、高效的科技和金融服务。

    快讯 2019年12月15日
  • 浦东正全力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核心承载区,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试点开展“监管沙箱”制度

    记者12日从“2019中国金融科技上海高峰论坛”上获悉,浦东正全力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核心承载区,在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群、优化金融科技空间布局、金融科技人才集聚等方面下功夫。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王华介绍,浦东将建设成为国际金融科技需求策源高地、技术研发高地和示范推广高地。包括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将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试点开展“监管沙箱”制度,打造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良好营商环境。(新华网)

    快讯 2019年12月13日
  • 萧疆:区块链技术在政府监管等各方面都可以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与力量

    据上观新闻报道,11月29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财经制度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临港新片区召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区块链产业中心研究员萧疆表示,自贸区要利用好区块链技术,助推监管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改善。他展示了临港科创国际研究院开展的应用案例——监管部门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用于审查的节点,其具有完整记录,能有效防止数据篡改,并永久记录所有造假情况。区块链技术在政府监管等各方面都可以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与力量。

    快讯 2019年11月30日
  • 大势所趋还是“赶时髦”?天原集团“涉链”遭问询

    今年以来,至少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因为公告中涉及“区块链”而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关注函。

    新闻 2018年9月1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