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科技

  • 杨东:区块链的优势在于能改造和提升旧的生产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教授杨东表示,2019年,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区块链应当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实体经济,产生社会价值。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数字政府、智能制造、可信司法、供应链管理、社会民生建设等多个领域。在所有技术中,区块链比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其他技术,它的关键优势在于能够改造和提升旧的生产关系,成为数字经济下的“基础设施”。(光明网)

    快讯 2020年1月16日
  • 姚前: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是区块链治理的应对之道

    近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发表文章《区块链高质量发展与数据治理》。文章指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和挑战,完全开放自由的公有链存在合规风险,如承载金融科技应用则必须予以改进。应对之道或许是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联盟链是许可链,既可以开展跨机构应用,也可为行业自律和监管提供服务。有鉴于此,可考虑在不损害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在公有链上增加监管节点,保障公有链的合法合规,或者采用多链策略,即采用联盟链+公有链的“二元模式”,联盟链向相关监管部门注册,开展链上监管,去中心化应用则使用公有链,开展去中心化商业活动。若有需要,监管者亦可从联盟链穿透到公有链,管控全局。基于依法合规的现实要求,联盟链或许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

    快讯 2020年1月14日
  • 火星财经午间要闻一览

    1. 江苏无锡发布数字经济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包括培育区块链等三大前沿产业;
    2. WazirX CEO:Libra在印度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可以为无银行账户者改善金融包容性;
    3. 香港区块链产业协会王俊文:数字货币的推出对C端消费者短期影响不大;
    4. 摩根大通联席总裁:不会假设“天秤币”彻底完了;
    5. 分析:比特币的豪威测试结果完善了美国SEC的ICO监管协议;
    6. 万向肖风:区块链追求的是生态效应;
    7. 最高法:区块链适用于「微博短信」作为民事诉讼电子证据规则;
    8. 天津市委常委:要运用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实现“一网统管”;
    9. 互金协会报告:开放银行应综合运用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进而实现监管科技的升级。

    快讯 2019年12月28日
  • 外媒:纽约金融服务部正在构建RegTech解决方案以提高其监管能力

    据The Bock Crypto消息,纽约金融服务部(NYDFS)正在构建RegTech(监管科技)解决方案以提高其监管能力。据悉,NYDFS正在寻找一名主管,以帮助设计、构建和管理程序,以促进RegTech解决方案的测试,这些解决方案可能会提高其监管能力。

    快讯 2019年12月28日
  • 今日推荐 | 如何破解对数字虚拟货币监管的难题

    “监管部门可以从理论角度进一步厘清数字虚拟货币的原理和运行机制,并在实践探索中,利用监管科技快速、高效、精准等特点,对数字虚拟货币的流通进行穿透式监管。”

    新闻 2019年12月13日
  •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监管应避免脱实向虚,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块链技术是大有可为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访问等技术特点,决定了区块链在很多产业和场景中都可应用,这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极大动力。付一夫表示,在监管过程中,应避免区块链技术的“脱实向虚,严厉打击投机炒作行为,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真正让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此外,有关部门应加强联合监管,并重视监管科技的应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杜绝一哄而上与野蛮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区块链背后赋能实体产业、服务社会需求的巨大潜力。(证券日报)

    快讯 2019年12月13日
  •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区块链正在与不同技术之间融合

    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介绍,科技创新会带来量变风险与质变风险。他举例:金融科技会大幅降低资金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连接费用,但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并不会消失。
    “不仅如此,金融、技术和网络风险更易产生叠加与聚合效应,使风险传递得更快、波及面更广,且在技术性风险、操作性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等层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杨东说。

    杨东还说,区块链正在与不同技术之间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模糊,其在金融科技领域引发的风险已经慢慢体现出来。

    快讯 2019年12月8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价值互联、价值能够自由流转,其前提是区块链建立了低成本的信任通道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郑志明院士、数学物理学部王小云院士等四位院士发表主题演讲,同时还有300余名来自政府和企业界的代表出席会议,围绕区块链与数字身份、监管科技、金融应用等话题展开讨论。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称,价值互联、价值能够自由流转,是人类社会最基础、最重要的事情。其前提是建立低成本的信任通道,这就是区块链能够做到的。“中央在四中全会前组织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我们觉得是因为区块链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追求息息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任”,郑志明院士表示。他同时认为,区块链是去传统信任的机制,是用技术来保证信任的成熟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快讯 2019年12月7日
  • 迅雷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磊:互联网野蛮生长时代已经过去,区块链将开启新的时代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郑志明院士、数学物理学部王小云院士等四位院士发表主题演讲,同时还有300余名来自政府和企业界的代表出席会议,围绕区块链与数字身份、监管科技、金融应用等话题展开讨论。
    会上迅雷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业态应该有自己生长的逻辑,而不只是通过攫取用户的时长来获取利益。在他看来,互联网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是技术问题,而区块链是给互联网带来秩序、规则和信任的典型技术手段。它的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曾特性,让互联网上的数据变得可信、可管理、有序共享,特别是“区块链+物联网”有望打破数据孤岛,因而有广泛应用场景。目前迅雷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征信、教育、版权、物联网等领域都有应用。

    快讯 2019年12月7日
  • 姚前:发行数字货币最好的模式是“官督商办”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12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深圳开幕。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郑志明院士、数学物理学部王小云院士等四位院士发表主题演讲,同时还有300余名来自政府和企业界的代表出席会议,围绕区块链与数字身份、监管科技、金融应用等话题展开讨论。

    会上,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表示,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Libra提供了美好的愿景,但企业利益、国家利益不一定吻合,Facebook背后操纵,不能满足各国金融监管要求等都是挑战。公共部门有公共精神,但没有创新能力;私有部门有创新能力,但没有公共精神。最好的模式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携手,就是“官督商办”,让有能力的商业机构去探索:在公共部门的指导下,允许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商业机构探索构建既能普惠大众,又不被某一方单独掌控的体系。

    快讯 2019年12月7日
  • 宝新金融郑磊:比特币等代币不应被称为“货币” 加密数字币从严监管成趋势

    据证券日报12月5日消息,港股上市公司宝新金融(01282.HK)首席经济学家、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专家顾问郑磊表示,比特币等加密数字币可以具有劳动价值和某种使用价值,但是不具有货币一般等价物特征,因此它们不是货币,而是数字化资产。国内媒体一直在误用,将“加密数字币”说成是“加密数字货币”,从严格意义来讲,这种称谓并不准确。我一直坚持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我认为,资产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这个概念也非常清晰,即被数字化的一定是有价值的,或者是会持续产生价值的资产。这可以是收益权或是可见、不可见的财富(比如数据、知识),只要数字币是与这样的有价值的资产结合的,就应该加以引导和支持,将其纳入一个常规化的监管体系之中,这是监管趋势。这就迫切地需要国家极大地提高监管科技水平。

    快讯 2019年12月6日
  • 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阳:海南将引入监管沙盒模式

    12月1日,在三亚举办的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上,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阳致辞表示,海南将借鉴国际金融经验,建立容错机制,努力营造宽松有序的环境,坚决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充分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让金融科技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进一步划定监管底线,强化金融监管科技的运用,通过数字加密、区块链等模式,推动海南引入监管沙盒模式。

    快讯 2019年12月1日
  • 暴走:500年金融变局!你能想象人人发资产的世界吗?

    一个人人发行资产的未来!

    新闻 2019年1月13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