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
浙大教授贲圣林:央行数字货币助力全球性普惠金融
新基建也为新金融、数字经济等快速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渠道和可能。
-
西南财经大学陈文:在遭到广泛质疑的慈善公益方面,区块链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据证券日报报道,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通过全链可追溯、防篡改等防止道德风险,并通过多副本存储实现透明性和可见性。在遭到广泛质疑的慈善公益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
浙江大学贲圣林:央行数字货币将助力全球性普惠金融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接受专访时表示,非常期待在央行信用背书下的数字货币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提升货币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优化货币支付功能,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在数字化等一系列新发展形势下的货币地位,为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证券日报网)
-
观点:建议发行加密数字货币“带路币”,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支付系统
2月1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白士泮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文表示,中新金融合作可以考虑把数字金融服务融入並支持“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比如发行加密数字货币“带路币”以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支付系统,並在这个基础上,拓宽和加深数字金融服务的使用范围,向东盟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里资金不足的人们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再如,应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具有信息透明性、分布式多方治理的项目运作系统,增加“一带一路”项目参与国对项目的信任与投入。
-
世界经济论坛成立联盟,为数字货币设计“稳健”的治理框架
据The Block 1月27日消息,世界经济论坛(WEF)已经成立了一个联盟,为包括稳定货币在内的数字货币设计一个“稳健”的治理框架。该联盟旨在汇集私营和公共部门组织,通过数字货币帮助实现普惠金融目标。世界经济论坛(WEF)创始人兼执行主席Klaus Schwab表示:“数字货币是论坛关注的一个关键领域。”他补充称,他希望该联盟将“促进必要的对话,为全球数字货币提供一个健全的治理框架。”包括英国央行(BoE)在内的几家央行将帮助世界经济论坛制定治理框架。英国央行行长Mark Carney表示:“治理是任何形式数字货币的核心支柱。”“任何有关数字货币的框架都应确保支付的安全性、效率和合法性,同时确保公平和公开的竞争,这一点至关重要。”其它将帮助世界经济论坛设计治理框架的组织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南非储备银行和麻省理工学院等。
-
我国数字票据的发展前景与创新趋势
票据业务的数字化,应当延续着服务实体经济、提升融资效能、完善全产业链票据业务等基本思路。
-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
中国证券报报道,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首先,在金融交易数据方面,存放在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更高,区块链技术本身能够有效保证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征,可以使数据更加透明,从根本上解决大量数据在第三方金融机构集中和形成信息孤岛的问题。其次,区块链技术本身不仅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永久性存储,而且能够通过对数据增加附加信息来实现数据信息归属的标识和产权的确认,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大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这意味着每个个体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资产,这些数据资产同样可以带来相应的信用和其他衍生价值。最后,区块链技术依赖程序算法,实现公开透明的交易规则,使所有参与节点能够自动运行,共同维护,共同进行信用支撑,打破传统金融体制中的精英垄断,使民众广泛参与发展普惠金融。
-
巴哈马中央银行已启动央行数字货币试点
据NFCW消息,巴哈马中央银行已经开始试点测试巴哈马元的数字版本,该版本使用二维码让用户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支付和转账。央行在一个详细的项目报告中解释称,“Sand Dollar项目的预期结果是所有在巴哈马群岛的居民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平台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无论是法律上还是其他方面的体验和便利都类似于现金。预计这将降低服务提供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并改善普惠金融的整体水平。”
-
北京链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皓:2020年区块链落地适合的应用场景有内容分发、能源、环境保护、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等。
1月4日,北京链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区块链投资人徐皓在“499Block加油站第108期”接受光合资本合伙人sisi访谈时表示:2020年区块链落地应用场景热点根据区块链分类,在公有链的层面,比较适合的场景是数字内容分发领域;在联盟链的方面,第一个应用场景是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场景,比如能源、环境保护;另外在联盟链方面我另比较看好的是资产数字化;此外还有普惠金融方面比如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
-
西南财经大学陈文:未来的跨链竞合中区块链的相关节点权限划分将更为多元
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要提高联盟链的参与度,就是要在不伤害金融机构与产业巨头的利益的前提下,同时能够解决一些痛点问题。区块链的应用可以是‘大’链也可以是‘小’链,但其得到应用的前提是解决利益问题。供应链金融模式本身就是闭环,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更多是为了防止这个闭环内部的参与方造假,降低内部的道德风险问题。最初的公有链,金融机构和产业主体参与度普遍不高,因为这种去中心的链,去的是金融机构和产业巨头这个中心,但联盟链推出后金融机构和产业巨头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因为区块链的应用在不伤害他们的利益的同时能够解决一些痛点问题。在联盟链中区块链相关节点的权限就已经存在差异,并非公有链中完全的平等,在未来的跨链竞合中区块链的相关节点权限划分将更为多元,从而确保在参与方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现联盟链间的有机整合。
-
西南财经大学陈文: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将进一步强化国家主权货币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地位
据新京报消息,近日,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的建设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调动的是政府与市场的方方面面。我们注意到在中央频繁定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部委以及各地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相对比较值得关注的包括:一是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数字经济的交易离不开交易媒介的创新,而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将进一步强化国家主权货币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地位;二是各地的数字经济建设,部分地方政府成立大数据管理局,也有一些地方推出了金融大数据平台,政府积极推动数据的整合和利用,在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设施;三是在区块链受到关注后,有关部门密集打击炒币以及“伪区块链”,充分说明中央发展数字经济会坚决杜绝泡沫化,而是真正要让数字化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数字化技术真正解决民生问题、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困难。
-
西南财大陈文:要把握好区块链服务民生、技术为民所用的大方向
金色财经报道,谈及未来各地发展区块链技术要把握的重点,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表示,一是要把握好区块链服务民生、技术为民所用的大方向。二是推动区块链应用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认识到技术本身无法独立于场景应用创造价值。三是清醒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现有的缺陷,在应用技术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现有技术,使其更为成熟。此外,陈文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只有与实体产业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尽管近期资本市场对于区块链概念的追捧热度大幅度提升,但其距商业价值变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目前相关政策利好的情形下,更要坚守初心,坚持技术服务实体产业、服务民生。各地需要密切推动区块链技术与本地实体产业的有效结合,防止相关项目一哄而上的泡沫式发展。
-
法央行第一副行长 | 数字时代的金融包容性:如何改变现状?
为金融普惠有所作为,就是找出解决办法,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这意味着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确保没有人被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