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

  • 何斌:以钱包为入口构建生态

    何斌|imToken 创始人兼 CEO

    2012年起我开始创业,随后加入北京云币网,做产品的用户体验改善;2015年,我和几个老朋友在杭州首次尝试了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做数据存证。伴随着以太坊的这个平台的兴起,让我看到了方向。
    1.为什么做 imToken 这个产品?
    2016 年 3 月 14 号,以太坊正式上线,我和小伙伴在杭州的咖啡馆搞了活动,来了不少的人。从那时起,我算正式加入这个社区生态,开始做 imToken 这个产品。
    以太坊从 2014 年 7 月份做众筹,2015 年上线第一个测试版本。看完以太坊的白皮书,被以太坊的愿景和想法深深地触动了。
    这段是以太坊官网描述的话:以太坊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它使得我们利用这个平台去写符合商业逻辑的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实现去中心化的应用,这些应用借助区块链的特性做到永不停机、永不宕机,可以抵抗审查、反欺诈以及第三方干预的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应用平台。
    两年多下来,以太坊是现在区块链领域做得最好的一个生态平台。从 2016 年 3 月正式上线,两年多来,以太坊的市值一度接近 600 亿美元,差不多是比特币的一半。第二个数据是以太坊网络已经拥有 3500 万个钱包。大家熟悉的 Token 叫 ERC 标准的通证,现在已经超过 8 万个,其中 65 个已经超过 1 亿美元的市值,imToken 没有发币,如果算上 imToken 应该是 66 个。
    还有 DApps,以太坊要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它已经拥有庞大的社区,已经上线的或者正在开发的 DApps 是 1500 个,超过 25 万开发者,有 30 多万订阅者,有非常多活跃开发者。这些数据印证了以太坊是目前区块链生态最早最大的开发者平台。
    imToken 从 2016 年 3 月份开始,为什么我们要去做这个事情?
    我当时看到一个字眼,叫Tokenization(通证化),很受启发。基于自己的理解,我们把产品叫做imToken。之前的Coin都围绕着支付的场景,作为数字货币,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出现,Token更加通用化,应用的场景也会更多。
    我们不要去研究到底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智能合约、加密算法等等,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拥有一个自己的钱包。
    2.在区块链生态中,数字钱包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之前看互联网,它本身承载的是信息。但是有了区块链之后,数据承载的是价值,把有价值的资产数字化之后,是通过token这样的形式展现。当人们需要用数字化的价值载体去消费,去交互的时候,势必需要有钱包这样的一个工具,那imToken做的是一个移动端的App。
    那钱包就是他的一个入口,然后就在我们的发现频道,尝试各种各样的去中心化应用在里面,用户在钱包里面可以直接在这些应用去交互,去授权,去转账等等。
    作为价值互联网的一个入口,其实是一个价值互联网浏览器。
    钱包产品会从单一的私钥管理,到各种链上资产管理,再到对接区块链应用,最后是个人在数字世界的身份管理。这些在产品及技术层面目前都是可以达到的,但如何让区块链落地,才是最大的阻碍,这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钱包的问题。
    刚才提到以太坊有 600 亿美元的市值,我们去做一个比较极端的比喻,因为它是开源的系统,谁都可以把它跑起来,阿里 3 台主机就可以跑起以太坊的网络,但这个以太坊有价值吗?不一定,至少不会有这样的价值。
    重点在于用户,这个平台的参与者,有三个角色,不只是用户,还有投资者、开发者。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它承载的价值在于有多少参与者进来。
    当时我们做这个产品的初心非常简单,是想做这个生态里重要的基础设施,打造移动端友好的、既安全、又好用的数字钱包。长远的商业规划是想把利用群众技术,为每个人打造数字银行,管理数字资产、数字身份以及个人的主权数据。这是我们商业规划的里程碑。
    区块链要面向用户、要落地,最大的问题在于用户的体验以及资产的安全。
    3.网络效应在于用户能到怎样的规模?
    对于钱包而言,我们关心的无外乎以下两点:一是怎样帮助用户安全管理他的区块链帐户、区块链资产;二是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但在此之前,还有非常重要的教育过程,也就是到底什么是钱包。很多人很难理解怎么开帐户、怎么用、出了问题怎么解决?区块链带来是范式革命,跟原来的互联网是不一样的。
    钱包是链下的管理工具,帮助大家去管理自己的私钥,也就是在区块链的帐户。借助这个软件工具 imToken ,你可以以授权的方式做 token 的转帐或者智能合约调用、智能合约部署等等,跟区块链发生交互。它跟区块链其实是一个上下层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协议层,imToken 作为一个软件,它更多是面向用户。
    围绕刚才提到的安全和体验,imToken 一路走来,做了很多摸索,区块链最重要的是安全,因为在管理大家真金白银的资产。
    imToken 追求体验,去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我们坚持去中心化的机制,也就是说私钥或者帐户是你个人管理的,而不是托管给 imToken 公司。然后打造移动端的原生应用,有冷热钱包的机制,让大家离线的方式去管理大额资产。
    过程中也要做用户教育、普及等,进行思维习惯的改变,我们出了风险测评。还有一些应对攻击、骗局等等,要有相应的风控系统。这些都是围绕安全做的事情。
    在体验方面,我们想用符合用户直觉或者用户习惯的方式去接入区块链,去使用这个网络。我们打造了移动轻钱包,有多种备份方式选择,有多链支持,采用社区标准化的方式,假设 imToken 不存在了,但是你的资产帐户不会受影响,这就是标准化。我们希望把更丰富的应用接进来,以及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2017 年 2 月正式上线产品,用户覆盖超过 200 个国家,月活达到 400 万用户规模,通过 imToken 创建的钱包数量超过 800 万,每天通过 imToken 用户向以太坊网络产生的交易达到 10 万笔,已经超过以太坊体量的 10%,imToken 已经成为以太坊里面重要一员,因为我们帮助这个网络向大家普及的同时,让大家有一个好用的产品接入这个网络,不管是自有资产还是参与各种 DApps 的交易。
    用户非常重要,它是多元次方,不是线性的,网络效应在于用户能到怎样的规模。
    现在用户行为多数是围绕交易,所以我们要围绕交易这件事情给大家更好的服务体验。但我们再去看开发者,这个总体数量非常小,20 几万。我们想达到更大的网络价值,让它形成网络效应。
    接下来的重心应该是去呼吁或者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到生态网络里来,只有开发者数量增加之后,开发各种各样应用场景和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后,用户才会增大,交易者也会增大。

    人物 2018年12月20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